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15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属于全站仪技术领域。该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所述全站仪本体的底端设有调向机构,所述调向机构的底端设有水平支撑机构,所述水平支撑机构的内部设有立杆,所述水平支撑机构包括圆筒、底板、电动推杆、若干活动座和连接引脚,所述圆筒的底端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内部与所述调向机构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调向机构的外壁安装若干所述活动座,所述调向机构通过活动座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的一侧与所述立杆的顶端相互铰接,且所述连接引脚滑动连接在所述镂空槽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站仪,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


技术介绍

1、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经检索,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941619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矿山测量用角度可调式全站仪,属于全站仪相关
,包括全站仪本体,全站仪本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防护外壳顶部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提手,全站仪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全站仪本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窗,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环、传动板、连接环、滑块、安装块、连接块、转动轴和支撑套筒,该一种矿山测量用角度可调式全站仪,可对支撑套筒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支撑套筒对本技术进行支撑,操作简单,且螺杆的底部设置有气泡式水平尺,进而使用者可通过气泡式水平尺对本技术的水平度进行调节。

2、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调节组件需要手动进行调节,这样的方式,会由于调节的误差出现测量不够精准的状况。

3、因此,我们对此作出改进,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所述全站仪本体的底端设有调向机构,所述调向机构的底端设有水平支撑机构,所述水平支撑机构的内部设有立杆,所述水平支撑机构包括圆筒、底板、电动推杆、若干活动座和连接引脚,所述圆筒的底端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内部与所述调向机构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调向机构的外壁安装若干所述活动座,所述调向机构通过活动座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的一侧与所述立杆的顶端相互铰接,且所述连接引脚滑动连接在所述镂空槽的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调向机构包括外壳、蜗杆、蜗轮和旋钮,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轮的顶端与所述全站仪本体的底端连接。

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的关系,使得在驱动蜗杆进行转动的同时,并带动蜗轮进行旋转,直至促使全站仪本体完成朝向调节。

6、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旋钮的一端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钮的连接使用,使得蜗杆的旋转更加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包括杆体和地针,所述杆体的底端焊接地针。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杆体与地针的配合使用,使得立杆可以延伸至地表之下。

10、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外壁设有擦杆机构,所述擦杆机构包括圆环和锥形毛刷,所述圆环滑动连接在所述杆体的外壁。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圆环的连接使用,边带动锥形毛刷进行升降活动,使得对杆体的外壁进行清理。

12、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底端连接锥形毛刷,所述锥形毛刷的内壁与所述地针的外壁相互贴合。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锥形毛刷对地针的擦拭,便于清理地针上附着的泥土。

14、进一步的,所述全站仪本体包括机体、提手、镜头和触控屏,所述机体的外壁两侧安装提手,所述提手的内部转动连接镜头。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手的安装使用,使得该全站仪的搬运携带更加方便。

16、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一侧嵌设安装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的外壁粘贴有防护膜。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触控屏的安装使用是,使得该全站仪的操控更加方便。

18、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地针的底端相互齐平。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地针的位置关系,使得该全站仪在矗立的时候保持水平。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平支撑机构与立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该全站仪实现电动一体化操控,代替了传统的手动调节,有利于提高精准度,其中,通过不同位置的电动推杆,使其输出端推动连接引脚进行活动,从而带动立杆进行摆动,直至满足所需的角度,再通过将立杆插入地表,并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该全站仪保持稳定,并通过活动座的连接使用,使得电动推杆的一端可以跟随调向机构进行活动,从而实现电动推杆自身可以处于圆筒的内部任意安装位置,有利于后期的检修校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站仪本体(100),所述全站仪本体(100)的底端设有调向机构(200),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底端设有水平支撑机构(300),所述水平支撑机构(300)的内部设有立杆(400),所述水平支撑机构(300)包括圆筒(3001)、底板(3002)、电动推杆(3003)、若干活动座(3004)和连接引脚(3005),所述圆筒(3001)的底端连接底板(3002),所述底板(3002)的底端设置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内部与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外壁安装若干所述活动座(3004),所述调向机构(200)通过活动座(3004)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300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003)的输出端安装连接引脚(3005),所述连接引脚(3005)的一侧与所述立杆(400)的顶端相互铰接,且所述连接引脚(3005)滑动连接在所述镂空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机构(200)包括外壳(2001)、蜗杆(2002)、蜗轮(2003)和旋钮(2004),所述外壳(2001)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蜗杆(2002)与蜗轮(2003),所述蜗杆(2002)与蜗轮(2003)相互啮合,所述蜗轮(2003)的顶端与所述全站仪本体(100)的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00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2001)的外部,并与所述旋钮(2004)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400)包括杆体(4001)和地针(4002),所述杆体(4001)的底端焊接地针(40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4001)的外壁设有擦杆机构(500),所述擦杆机构(500)包括圆环(5001)和锥形毛刷(5002),所述圆环(5001)滑动连接在所述杆体(4001)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5001)的底端连接锥形毛刷(5002),所述锥形毛刷(5002)的内壁与所述地针(4002)的外壁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本体(100)包括机体(1001)、提手(1002)、镜头(1003)和触控屏(1004),所述机体(1001)的外壁两侧安装提手(1002),所述提手(1002)的内部转动连接镜头(10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1)的一侧嵌设安装触控屏(1004),所述触控屏(1004)的外壁粘贴有防护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所述地针(4002)的底端相互齐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站仪本体(100),所述全站仪本体(100)的底端设有调向机构(200),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底端设有水平支撑机构(300),所述水平支撑机构(300)的内部设有立杆(400),所述水平支撑机构(300)包括圆筒(3001)、底板(3002)、电动推杆(3003)、若干活动座(3004)和连接引脚(3005),所述圆筒(3001)的底端连接底板(3002),所述底板(3002)的底端设置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内部与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调向机构(200)的外壁安装若干所述活动座(3004),所述调向机构(200)通过活动座(3004)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300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003)的输出端安装连接引脚(3005),所述连接引脚(3005)的一侧与所述立杆(400)的顶端相互铰接,且所述连接引脚(3005)滑动连接在所述镂空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机构(200)包括外壳(2001)、蜗杆(2002)、蜗轮(2003)和旋钮(2004),所述外壳(2001)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蜗杆(2002)与蜗轮(2003),所述蜗杆(2002)与蜗轮(2003)相互啮合,所述蜗轮(2003)的顶端与所述全站仪本体(100)的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佩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微智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