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87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隧灭火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包括:设置于移动车顶部的机械臂,在机械臂上设置有钻孔喷发机构,在接收到灭火指令后,移动车在电缆管隧上方铺设的铁板或水泥板上进行行进,在到达起火地点时,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其机轴带动宝塔钻头高速转动,与此同时,外部控制设备控制机械臂对宝塔钻头位置进行调整,使之在起火点上方的铁板或水泥板上进行钻孔。在钻孔完成后,机械臂对宝塔钻头进行下移,使得喷出部件没入铁板或水泥板下侧,之后,将灭火剂输送至汇入部件中,经汇入部件输送至喷出部件中,从而能够对铁板或水泥板下侧的起火点进行精准灭火,操作简单快捷,大大提高灭火效率,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隧灭火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


技术介绍

1、电缆管隧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管隧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对电缆进行集中放置,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目前,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检查和维修,一般在铺设有大量电缆的管隧上方铺设铁板或水泥板,以此作为人、车行进的道路。

2、然而,在铺设有铁板或水泥板的管隧中,当管隧内部的电缆发生火灾时,消防车难以直接对起火点进行灭火,且灭火方式单一,另外还需要人工进行铁板或水泥板的搬离,大大提高灭火难度,降低灭火效率,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安全性能较差。

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在铺设有铁板或水泥板的管隧发生起火时,消防车难以直接对起火点进行灭火,且还需要人工进行铁板或水泥板的搬离,大大提高灭火难度,降低灭火效率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包括:移动车(1)和安装于移动车(1)顶部的机械臂(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臂(6)的一端设置有钻孔喷发机构(7),所述钻孔喷发机构(7)包括汇入部件(71),在所述汇入部件(71)内侧设置有外罩筒(75),在所述外罩筒(75)内部固定套设有电机(74),所述电机(74)上的机轴(741)远离电机(74)的一端固定有宝塔钻头(73),位于所述宝塔钻头(73)一侧的机轴(741)上设置有喷出部件(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入部件(71)包括固定套设于外罩筒(75)外壁上的外筒(7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包括:移动车(1)和安装于移动车(1)顶部的机械臂(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臂(6)的一端设置有钻孔喷发机构(7),所述钻孔喷发机构(7)包括汇入部件(71),在所述汇入部件(71)内侧设置有外罩筒(75),在所述外罩筒(75)内部固定套设有电机(74),所述电机(74)上的机轴(741)远离电机(74)的一端固定有宝塔钻头(73),位于所述宝塔钻头(73)一侧的机轴(741)上设置有喷出部件(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入部件(71)包括固定套设于外罩筒(75)外壁上的外筒(711),所述外筒(711)与外罩筒(75)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盘(714),在所述旋转盘(714)外周内部开设有限位滑道(717),在所述外筒(711)内壁固定有限位环(716),所述限位环(716)与限位滑道(717)滑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711)、外罩筒(75)以及旋转盘(714)之间共同围成汇集腔(713),在所述外筒(711)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通孔(712),两个所述通孔(712)分别与干粉输送管(4)、泡沫输送管(5)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盘(71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通管(715),多个所述连通管(715)环形阵列于旋转盘(714),且所述连通管(715)与汇集腔(71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部件(72)包括固定套设于机轴(741)外壁上的总管(721),在所述总管(721)内侧开设有输送腔(724),在所述总管(721)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与输送腔(724)相连通的正喷嘴(723)和斜喷嘴(722),多个所述正喷嘴(723)、斜喷嘴(722)均环形阵列于总管(721)外壁,且每个所述正喷嘴(723)、斜喷嘴(72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门,用于控制正喷嘴(723)、斜喷嘴(722)的通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管隧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715)远离旋转盘(714)的一端与总管(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清泉沈旭钊左政郭锦杰李佳霖童超赖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