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85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包括若干根纤芯以及包覆于纤芯外的共同外包层;每根纤芯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三层芯层和下陷包层;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1为0.65%~0.69%,半径R1为2μm~4μm;第二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2为0.78%~0.82%,半径R2为6.8μm~8.8μm;第三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3为‑0.02%~0.02%,半径R3为9μm~11μm;下陷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4为‑0.74%~‑0.78%,半径R4为14μm~19μm;芯间距为43μm~45μm。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在通信波段支持多个阶数的OAM模式,还能在保证传输容量的同时降低芯间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


技术介绍

1、传统单模光纤作为当前光通信的主要媒介,其通信容量已达到非线性香农极限100tbit/s,为提高传输容量,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模式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其中,基于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复用技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2、oam光通信,即利用不同的oam光作为信道来进行通信,oam光可以用符号<s,1>来表示,其中s只能是±1,表示左旋光或右旋光;1是拓扑荷数,表示顺时针环绕一周后相位的变化量与2π的比值,也表示单一光子所携带的oam与普朗克常数h的比值。拓扑荷数1可以有无穷多个值,因此oam光通信技术理论上可以将现有的通信容量扩充至无限大。

3、多芯光纤是实现空分复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同一包层内放置多个纤芯以形成并行空间通道,多芯光纤中的每个纤芯都是独立的光波导,在理论上多芯光纤中的n个纤芯相应地可以将系统的总传输容量扩大n倍,再辅以模分复用,即同时利用光纤中的不同模式群,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纤芯以及包覆于纤芯外的共同外包层;每根所述纤芯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三芯层和下陷包层;所述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1为0.65%~0.69%,半径R1为2μm~4μm;所述第二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2为0.78%~0.82%,半径R2为6.8μm~8.8μm;所述第三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3为-0.02%~0.02%,半径R3为9μm~11μm;所述下陷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4为-0.74%~-0.78%,半径R4为14μm~19μm;芯间距为43μm~4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纤芯以及包覆于纤芯外的共同外包层;每根所述纤芯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三芯层和下陷包层;所述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1为0.65%~0.69%,半径r1为2μm~4μm;所述第二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2为0.78%~0.82%,半径r2为6.8μm~8.8μm;所述第三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3为-0.02%~0.02%,半径r3为9μm~11μm;所述下陷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4为-0.74%~-0.78%,半径r4为14μm~19μm;芯间距为43μm~4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外包层的直径为245μm~25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外包层为纯二氧化硅玻璃外包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所述第二芯层、所述第三芯层均由掺氟和锗的石英玻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低串扰轨道角动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低串扰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先超许硕张黎沈磊张磊王鹏栓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