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79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生物假体组织与含荧光探针的溶液混合反应,以将至少部分所述含荧光探针或所述荧光探针中的荧光基团固定在所述待测生物假体组织上;脱去反应结束后固定在待测生物假体组织上的所述荧光探针或所述荧光探针中的荧光基团,检测所得反应液中所述荧光探针或所述荧光基团的含量,计算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其中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特征。该含量检测方法步骤简单、检测准确度高。NH2‑L0‑A (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戊二醛是一种具有双醛基官能团的五碳分子,自1960年代被用作固定交联生物假体组织以来,在临床上如生物心脏瓣膜、生物补片、血管移植物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戊二醛具有低成本、水溶解性好、高反应性等优点,可提高所交联组织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并降低免疫原性。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假体组织在植入体内后会产生钙化,究其原因,最受关注的是戊二醛共价交联后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所造成的危害。虽然戊二醛分子链段短,但其低浓度水溶液容易产生聚合,形成存在多聚物的混合体,具有高醛反应性,与胶原蛋白反应后,使生物假体组织高钙化。

2、为降低生物假体组织植入体内的钙化风险,研究人员通过对游离醛基进行加帽处理,降低组织中的游离醛含量以减少钙化风险。目前已报道的对游离醛基加帽处理的方法很多,如2-氨基油酸钠处理、乙醇胺加帽处理、聚醚胺处理等。小动物模型植入结果表示相较于加帽处理之前,上述加帽处理的方法均可以减少生物假体组织的体内钙化。然而,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理论含量值却鲜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0具有如下式(a)~(f)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0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包括如下化合物(1)~(14)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0具有如下式(a)~(f)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0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包括如下化合物(1)~(14)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荧光探针的溶液中,荧光探针的浓度为0.1mm~50mm;及/或,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生物假体组织与含荧光探针的溶液混合反应后,还包括清洗所述待测生物假体组织的步骤,清洗是指采用水和乙醇清洗。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中游离醛基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脱去反应结束后固定在待测生物假体组织上的所述荧光探针或所述荧光探针中的荧光基团的方法为与脱除试剂的溶液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歌何海红于世河刘世红陈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