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74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垂直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多个所述子光源并列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所述子光源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发光面位于所述子光源的正面,与所述导光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发光面位于所述子光源的侧面,并与相邻所述子光源正对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子光源的第二发光面的出光方向相同。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改善导光板上的暗区问题,达到提高显示画面亮度均一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背光模组是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现有的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条设于液晶面板后方的背光模组边缘处,相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更加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符合目前人们对显示装置轻薄化的要求,因此,成为主流背光模组。

2、然而目前的侧入式背光模中,由于led灯条存在发光角度的限制,以及导光板的组装位置要求和相邻led灯条之间的间距要求,导致两个相邻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之间有一部分是光线未照射到的区域,进而会导致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上存在暗区,会使得显示画质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改善导光板上的暗区问题,达到提高显示画面亮度均一性的效果。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垂直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垂直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多个所述子光源并列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体朝向所述子光源的一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体上设有行程槽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反光体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行程槽位于所述反光体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行程槽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为弧面,且所述行程槽的弧面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卡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体在平行于所述底板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垂直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多个所述子光源并列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体朝向所述子光源的一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体上设有行程槽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反光体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行程槽位于所述反光体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行程槽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为弧面,且所述行程槽的弧面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卡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体在平行于所述底板方向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反光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闭合结构,所述第一侧面朝向相邻所述子光源的第二发光面,且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反光面,所述第二侧面朝向另一相邻所述子光源;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处,所述行程槽位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连接孔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体为透明结构,所述反光体朝向对应所述子光源的一面设有多个反射网点形成反光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国飞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