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1、桥梁在地震时候很容易发生桥横向位移和桥纵向位移,位移后容易发生落梁,如果发生落梁那么破坏力就会大大增加;为了防止或者减轻地震时桥梁发生位移和落梁现象,设计出了很多减震缓冲结构。现有的减震结构大多注重桥墩和底部基础的减震缓冲设计,如文献号为cn110258316a,名称为一种桥梁缓冲基座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种减震设计忽视了桥梁上部的减震缓冲结构,这样虽然能够使桥梁底部和下部较为稳定,但是难以防止和减轻桥梁上部的位移甚至落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使相邻两个桥梁段发生横向位移时能够受到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拉力,从而使相邻桥梁段成为一个整体,在相反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大大减轻位移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包括任意相邻的桥梁段一和桥梁段二,以及位于两个桥梁段的伸缩缝处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任意相邻的桥梁段一(4)和桥梁段二(3),以及位于两个桥梁段的伸缩缝(5)处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至少有一组,多组缓冲结构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桥梁段一(4)端部的第一推拉件(603),以及设置在桥梁段二(3)端部的第二推拉件(705);第一推拉件(603)与第二推拉件(705)沿桥梁宽度方向间隔距离排布,第二推拉件(705)一端通过强力弹簧(706)与第一推拉件(603)固定连接;第一推拉件(603)呈半工字形,第二推拉件(705)位于半工字形内部;第一推拉件(603)的内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导向块(605)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任意相邻的桥梁段一(4)和桥梁段二(3),以及位于两个桥梁段的伸缩缝(5)处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至少有一组,多组缓冲结构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桥梁段一(4)端部的第一推拉件(603),以及设置在桥梁段二(3)端部的第二推拉件(705);第一推拉件(603)与第二推拉件(705)沿桥梁宽度方向间隔距离排布,第二推拉件(705)一端通过强力弹簧(706)与第一推拉件(603)固定连接;第一推拉件(603)呈半工字形,第二推拉件(705)位于半工字形内部;第一推拉件(603)的内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导向块(605)和第二导向块(606),第一导向块(605)和第二导向块(606)相对的侧面均倾斜设置,且两者平行;第二推拉件(705)外侧设置有定位体(801),定位体(801)与桥墩(2)固定连接;推移件(901)同时穿过定位体(801)和第二推拉件(705),推移件(901)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块(605)和第二导向块(606)侧面紧贴且滑动设置,推移件(901)两端之间的一段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桥梁段一(4)一端的第一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桥梁段二(3)一端的第二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桥梁段一(4)端部的第一固定槽(6),第一固定槽(6)内设置第一固定框(601),第一固定框(601)通过第一固定钢筋(602)与桥梁段一(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桥梁段二(3)端部的第二固定槽(7),第二固定槽(7)内设置第二固定框(701),第二固定框(701)通过第二固定钢筋(702)与桥梁段二(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推拉件(603)包括与第二推拉件(705)对应的纵向板,纵向板沿桥梁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板,第二推拉件(705)位于两个横向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桥梁段一(4)的横向板通过第一螺栓组(604)与桥梁段一(4)固定连接;第二推拉件(705)远离第一推拉件(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703);连接件(703)通过第二螺栓组(704)与桥梁段二(3)固定连接;第一推拉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善智,张威威,张万锋,温志杭,成勇,杜奇伟,马青原,何欢,郭昊泳,李方华,辛清方,张国胜,张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