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63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双钢板混凝土层和外包ECC层;双钢板混凝土层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位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混凝土;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设有对拉螺栓;外包ECC层包括第一外包ECC层和第二外包ECC层。其结合双钢板混凝土结构优势和ECC材料特点实现结构承载能力高、抗灾能力强、延性耐久性好的优势;外包ECC层能够较好的吸收冲击能量,有效防止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在冲击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从而使结构具有优越的抗冲击性能和延性;同时,外包ECC层对钢板提供了良好的防火和耐腐蚀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双钢板混凝土结构主要由两侧钢板与夹层混凝土构成,钢板内侧设置栓钉、对拉钢筋等抗剪等连接件,保证钢板与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协同工作,两种材料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类结构承载能力高、抗弯刚度大,在核电安全壳、海洋平台与防护结构等重要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类结构在服役期间,可能遭受冲击、爆炸等意外荷载的作用。例如,核电结构在战争中可能受到无人机携弹攻击或飞行物等的冲击,海洋平台可能受到船舶、浮冰等意外撞击。尤其是对于核电厂房等主要建筑,一旦在外部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受损或发生破坏,将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2、然而,在强烈冲击或爆炸下,传统的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外钢板可能发生断裂,内部混凝土破碎,导致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同时,由于钢板外露,结构耐火、耐腐蚀性能也较差。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包ECC层和所述第二外包ECC层靠近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外包ECC连接件,所述外包ECC连接件部分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ECC连接件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中的长度为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厚度的1/3-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ECC连接件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部分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包ecc层和所述第二外包ecc层靠近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外包ecc连接件,所述外包ecc连接件部分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ecc连接件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中的长度为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厚度的1/3-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ecc连接件伸入所述双钢板混凝土层部分的形状包括直线形、j形、s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ecc双钢板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上设有对应的若干对拉螺栓孔,用于穿过所述对拉螺栓;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上设有若干ecc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超张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