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体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体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60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动脉鞘、流入管、手柄、流出管和静脉鞘;所述动脉鞘用于连接颈动脉,所述静脉鞘用于连接静脉;所述手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依次连通的流量控制器、血液过滤器和单向止回阀;所述流量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流入管上远离动脉鞘的一端,所述单向止回阀连接在所述流出管上远离静脉鞘的一端;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一个具有流通通道的主体元件和流量控制元件,所述流量控制元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主体元件内,且与所述流通通道可移动连接,流量控制元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减小或增加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体外循环系统能够建立从颈动脉至股静脉的血液逆向流动,避免手术过程中脱落的血栓进入大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颈动脉疾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血栓、血块积累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心脏向大脑提供血液流经的动脉)的侧壁,从而使动脉管道狭窄。这些积累物容易脱落形成随血液流动的血栓,血管随颈动脉的血液进入大脑会造成脑中风。

2、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案中,cea(carotid endarterectomy,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手术方案,具体过程为在患者的颈部开一个较大的手术切口,在颈动脉上待手术部位的上游和下游分别夹住以阻挡血液流动,随后切开颈动脉移除积累物,移除完成后缝合颈动脉并恢复颈动脉的流通,这种手术方案的创伤大,易损伤颈动脉附近的颅神经,术后仍有不少卒中的概率。cas(carotid artery stenting,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微创手术,具体过程为输送鞘经皮穿刺引入股动脉,并沿主动脉弓上行进入颈动脉,并在颈动脉释放自扩张支架,以恢复颈动脉的正常流通。但cas术中输送鞘部署以及自扩张支架展开过程中容易使颈动脉内壁的积累物掉落,术后出现脑卒中的概率远高于cea,临床使用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小脑卒中风险、创伤较小的用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医疗器械。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动脉鞘、流入管、手柄、流出管和静脉鞘;所述动脉鞘用于连接颈动脉,所述静脉鞘用于连接静脉;

3、所述手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依次连通的流量控制器、血液过滤器和单向止回阀;所述流量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流入管上远离动脉鞘的一端,所述单向止回阀连接在所述流出管上远离静脉鞘的一端;

4、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一个具有流通通道的主体元件和流量控制元件,所述流量控制元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主体元件内,且与所述流通通道可移动连接,且所述流量控制元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减小或增加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

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所述流入端靠近所述流入管,所述流出端远离所述流入管;

6、所述流量控制元件具有一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流入端,并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表面围合形成一沿所述流入端至流出端的方向渐缩的流量调节通道。

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元件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移动通道;

8、所述流量控制元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内。

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包括沿流入端至流出端依次连接的连接段、缩窄段和主体段;所述缩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段和主体段的内径。

10、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的远端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形成所述导流面。

11、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的远端端面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当所述流量控制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的远端端面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底部相贴合。

12、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元件包括旋钮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内;所述旋钮与所述主体元件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滑动件螺纹连接,所述旋钮在外力的作用下可旋转并带动所述滑动件在移动通道内螺旋移动;

13、所述斜面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远端。

14、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移动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移动通道朝向所述主体元件的流入端倾斜,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的部分外周面形成所述导流面。

1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元件的末端呈球头型,所述半球头型的末端的直径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径相等。

16、所述流量控制元件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至少一个连通孔包括调速段,所述调速段整体呈沿所述流入端至流出端的方向渐缩的漏斗状,所述调速段的内壁形成所述导流面;

17、所述调速段的流入端的边缘可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

18、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元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部,所述流量控制元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任意一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匹配时,相应的所述调速段的流入端的边缘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

1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血液过滤器具有过滤出口通道,所述过滤出口通道与所述单向止回阀连接。所述过滤出口通道的内径为d,所述血液过滤器的内径为d,且d≤1/4d。

20、本专利技术的体外循环系统能够建立自颈动脉至股静脉的血液逆行通道,在对颈动脉狭窄部位放置支架之前,将本专利技术的动脉鞘置入颈总动脉内,将静脉鞘置入股静脉内,大脑的高压动脉血流与股静脉的低压静脉血流形成压力差,使颈动脉的血流经过所述体外循环系统逆向流动至股静脉。在建立逆向血液循环系统后,再对颈动脉狭窄部位进行预扩张、放置自扩张支架等操作,在手术中脱落的血栓随着逆向血流流经至所述血液过滤器时被拦截,避免血栓随血液进入人体,流量控制器便于医生实时调整逆向血流的流量大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动脉鞘、流入管、手柄、流出管和静脉鞘;所述动脉鞘用于连接颈动脉,所述静脉鞘用于连接静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动脉鞘、流入管、手柄、流出管和静脉鞘;所述动脉鞘用于连接颈动脉,所述静脉鞘用于连接静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萍李真张雄冯浩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健纬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