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56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涉及区块链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区块链网络,并确定区块链网络的参与节点,包括举报节点、记账节点及监督节点;区块生成周期内,获取举报节点和/或监督节点提交的拒付欺诈数据并广播至所有记账节点;其中,拒付欺诈数据经过加密处理;从所有记账节点中确定当前区块生成周期内的记账受托节点,记账受托节点对拒付欺诈数据进行上链操作;令各个参与节点采用向后遍历方式同步最新的区块以获取拒付欺诈数据列表;监督节点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障高效监管的同时确保欺诈数据的快速共享使用,并保证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由于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购买他们想要的产品或服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在线方式进行购买活动,而在线卖家也从电子商务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是不幸的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在线消费者更容易进行欺诈活动;其中,拒付欺诈是对在线卖家而言最具伤害性的欺诈形式之一。

2、拒付欺诈,也称为“友好欺诈”,是指客户在使用其信用卡或通过在线支付平台在线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在收到货品或享用服务后要求退款;由于客户对费用提出的异议,银行或在线支付平台将在客户仍保留其购买商品的同时强制退款。这种类型的欺诈也被称为“友好欺诈”,因为客户通常会提出看似可信和诚实的退款要求。

3、拒付欺诈已成为在线卖家的大问题,到2025年,估计每年损失超过250亿美元,并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拒付欺诈增加的一个潜在原因是,人们可能会假装自己从未收到过这些产品或服务并要求退款,而他们不会考虑进入实体商店并盗窃产品或享受服务而不付费。许多第一次要求退款的客户都是无辜的,但是一旦他们意识到这样做很容易,他们就会倾向于再次退款。

4、为了提出退款,诈骗者通常会提出以下借口:

5、1.交易未经持卡人授权;

6、2.在指定的时间内未收到项目;

7、3.客户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或者收到的商品损坏;

8、4.客户已退货,但未处理退款;

9、5.客户已取消订单,但供应商仍将产品或服务供应给他们;

10、6.客户不记得进行购买了,因此他们的信用卡必然已被盗用。

11、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既保护在线卖家又防止欺诈的法规很难跟上。特别是,全球成千上万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协调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它们是拒付欺诈的重灾区。

12、因此,拒绝向有拒付欺诈经验的人提供服务是防止拒付欺诈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电子商务站点、在线游戏平台、直播平台等普遍基于历史交易记录构建黑名单,但是其自身黑名单数据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同时,若直接将黑名单数据进行共享以在各个平台间进行数据的相互补充,则可能存在数据不安全及数据遭受篡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拒付欺诈数据共享存在安全及防篡改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4、建立区块链网络,并确定区块链网络的参与节点;其中,所述参与节点包括举报节点、记账节点及监督节点;

5、在区块生成周期内,获取所述举报节点提交的拒付欺诈数据并广播至所有所述记账节点;其中,所述拒付欺诈数据经过加密处理;

6、从所有所述记账节点中确定当前区块生成周期内的记账受托节点,所述记账受托节点对所述拒付欺诈数据进行上链操作;

7、令各个所述参与节点采用向后遍历方式同步最新的区块以获取最新的拒付欺诈数据列表;

8、所述监督节点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

9、第二方面,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举报节点、记账节点、监督节点、数据传输模块及受托节点确认模块;

10、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各个区块生成周期内各个所述举报节点和/或监督节点所提交的经过加密处理的拒付欺诈数据广播至所述记账节点;还用于帮助所述举报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及所述监督节点采用向后遍历方式同步最新的区块以获取最新的拒付欺诈数据列表;所述受托节点确认模块用于协助从所述记账节点中确定当前区块生成周期内的记账受托节点;所述记账受托节点用于对所述拒付欺诈数据进行上链操作;所述监督节点用于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

11、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2、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计算机程序;

13、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14、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15、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提供了一种多方参与(即多个参与节点)的分布式、透明、防篡改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架构,通过在每个区块生成周期内由所述举报节点提交拒付欺诈数据以及由所述监督节点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来实现多源举报,通过记账受托节点的设置以及仅对记账受托节点赋予区块操作权限来实现防篡改登记,通过令各个参与节点采用向后遍历方式同步最新的区块,并令所述监督节点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上的信息进行验证,在保障高效监管的同时确保了欺诈数据的快速共享与使用,减少恶意操纵、作弊等不当行为,同时通过对拒付欺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共享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特别适用于联盟链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节点携带有扣款信息;所述监督节点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PoS共识算法确定当前区块生成周期内的所述记账受托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账受托节点对所述拒付欺诈数据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拒付欺诈数据包括欺诈数据类型、事务时间信息,以及用于关联欺诈方的社交信息与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还包括标识信息、支付渠道信息、欺诈金额信息与供应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哈希算法对所述社交信息和/或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举报节点、记账节点、监督节点、数据传输模块及受托节点确认模块;其中,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节点携带有扣款信息;所述监督节点基于后监督机制对区块链上的区块进行验证并记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pos共识算法确定当前区块生成周期内的所述记账受托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账受托节点对所述拒付欺诈数据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拒付欺诈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拒付欺诈数据包括欺诈数据类型、事务时间信息,以及用于关联欺诈方的社交信息与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还包括标识信息、支付渠道信息、欺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杰张银炎耿光刚张继连冯炳文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