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39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3
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及其运行方法,从水库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明渠段、溢流段和鱼道段,所述明渠段、所述溢流段和所述鱼道段互通连接并形成一可供洄游鱼类上溯的鱼道,其中,在所述明渠段中至少配置有闸门一和闸门二,且所述闸门一和所述闸门二非同步工作;所述溢流段中设有赶鱼栅,且在其任一侧面边墙上设有缺口;在所述缺口处配置有可上下浮动的自浮动机构,所述自浮动机构可使鱼道外侧的水位高于其顶部位置且该位置高度差不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在各种水位条件下,可使鱼道内流量与水深保持不变,实现全过程平稳过鱼;整体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且造价成本低,可保证鱼道运行时水流的稳定性,同时还不影响过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道布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河流的连通性以及物种流的连续性。修建鱼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保措施之一。

2、水库或水坝的上游水位均是不稳定的,其高度会有一定的变幅。而竖缝式鱼道出口通常布置在水库或水坝的上游,因其正常运行时所适应的水深变幅相对较小,因此鱼道单出口将难以适应上游库区水位的大变幅变动。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为,在竖缝式鱼道上游布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出口,且在各鱼道出口处均设有闸门,基于水位变化启闭不同闸门,以完成不同出口的切换工作。

3、为适应水工建筑物上游水位大变幅变化,竖缝式鱼道需设置多个出口,选址困难,不同出口之间的切换工作导致鱼道运行过程过于复杂,且造成鱼道部分运行时段水流流态的不稳定性,影响过鱼效率。中国公开专利cn112030906a公开了一种鱼道出口系统,该系统中虽然解决了上游水位大变幅问题,但仍需设置多个鱼道出口,存在操作复杂、运维困难等隐患。中国公开专利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水库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明渠段、溢流段和鱼道段,所述明渠段、所述溢流段和所述鱼道段互通连接并形成一可供洄游鱼类上溯的鱼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一靠近水库上游一端设置且至鱼道出口端还有一定距离,所述闸门一被构造为对开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溢流段中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一和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被构造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水库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明渠段、溢流段和鱼道段,所述明渠段、所述溢流段和所述鱼道段互通连接并形成一可供洄游鱼类上溯的鱼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一靠近水库上游一端设置且至鱼道出口端还有一定距离,所述闸门一被构造为对开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溢流段中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一和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被构造为凹槽型结构,且其下底面所在位置高度小于水库的最低水位,其长度小于所述溢流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水位变幅鱼道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铁刚黄维涂承义孙双科柳海涛叶甜李广宁田建海张呈斌严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