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修复牙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修复牙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096189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修复的牙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树脂中的微胶囊在树脂产生裂纹时破裂,释放出其包含的溶剂,使得裂缝附近的高分子材料软化变黏,重新粘合在一起,防止裂纹扩大导致材料失效,起到延长牙科树脂使用寿命的作用。本方面所述牙科树脂从形态、操作方式和适应症方面与目前商用牙科树脂类似,容易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同时,由于其克服了商用牙科树脂不可避免的因长期使用疲劳失效问题,将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牙科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牙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牙齿龋坏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通过复合树脂充填等进行治疗,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填充在龋洞中的树脂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细微的难以察觉的裂缝,特别是处于咀嚼部位的树脂。这些裂缝会随着时间扩大,最终导致树脂力学强度而失效。如能防止裂缝扩展,树脂的力学性能将得以保持,且使用年限可大幅提高。目前尚未见有能防止裂纹扩展的牙科树脂报道。

2、本专利技术设想将含有活性成分的微胶囊加入到商用牙科树脂内,当树脂出现裂缝时,处于裂缝处的胶囊破碎释放出活性成分,与周边树脂进行物理或化学作用,实现自动修复缝隙,防止缝隙扩大的功能。通过合适的微胶囊与牙科树脂结合,可以在不影响树脂使用性能的情况下,获得具备自修复功能的新型牙科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牙科树脂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的牙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能够在树脂内部出现小缝隙时自动进行修复,避免缝隙扩大导致树脂失效,有助于延长牙科树脂的使用寿命。其操作性能与现有商用牙科树脂类似,用途主要是龋洞的充填。

2、本专利技术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修复牙齿树脂包括一种微胶囊和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所述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可以参照现有商用牙科树脂配方,主要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和一定含量的无机填料构成。

4、所述微胶囊以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磷酸钙、硅酸钙、硫酸钙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壳层,其内容物为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等聚丙烯酸酯良溶剂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壳层也可以经过疏水化改性处理;所述微胶囊直径在100纳米至100微米之间,壳层厚度20纳米至20微米之间。

5、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常见商用牙科树脂单体,包括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水杨酸酯、丙烯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所述微胶囊与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的比例为1∶10000~1∶100(g/g)。

7、所述可聚合的修复材料中还可以包括少量的用于反应的引发剂、稳定剂、溶剂等。

8、所述可聚合的修复材料中还可以包括适量的无机填料用于增强,如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锆颗粒、磷酸钙颗粒、硅酸钙颗粒等。

9、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制备方法,将微胶囊与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搅拌混合得到。

10、所述搅拌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即可。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自修复牙科树脂的用途,用于龋洞的充填,或其他临床认为牙科树脂可用的适应症。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中的微胶囊在牙科树脂出现裂缝时破碎释放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可以软化周边树脂,使其重新粘合在一起完成缝隙修复,达到自修复的目的。自修复牙科树脂中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展,因此可以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且避免患者重复治疗导致的成本上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修复牙科树脂,由微胶囊和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微胶囊与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比例为1∶10000~1∶100(质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微胶囊的直径在100纳米-100微米之间,壳层厚度在20nm-2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水杨酸酯、丙烯酸等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胶囊与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搅拌混合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的用途,主要用于牙齿龋洞的充填,亦可根据临床需求,用于其他商用牙科树脂适用的症状;根据所选用引发方式的不同,采用光固化或化学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牙科树脂,由微胶囊和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微胶囊与可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比例为1∶10000~1∶100(质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微胶囊的直径在100纳米-100微米之间,壳层厚度在20nm-2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牙科树脂,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二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
申请(专利权)人:登廷康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