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15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金属边框和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的顶边框上的第一辐射体和设置于所述顶边框内侧的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中部接地;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谐振于卫星频段,所述第二辐射体谐振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处于与所述卫星频段相邻的预设频段范围内;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一电场分量,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二电场分量,且所述第一电场分量和所述第二电场分量正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天线,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考虑到实际卫星通信使用场景,卫星天线的方向图需要指向天顶方向,或者在天顶方向的相应旋向的圆极化增益需要足够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的限制,使得正对手机顶部的区域容易产生平行于手机显示面所在平面的电场,并使得设置于手机顶部的天线存在圆极化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天线存在的圆极化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金属边框和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的顶边框上的第一辐射体和设置于所述顶边框内侧的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中部接地;

4、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谐振于卫星频段,所述第二辐射体谐振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处于与所述卫星频段相邻的预设频段范围内;

5、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一电场分量,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二电场分量,且所述第一电场分量和所述第二电场分量正交。

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天线的第一辐射体设置于顶边框的情况下,通过在顶边框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辐射体耦合的第二辐射体,以使第一辐射体在电子设备顶部远场区域能够产生第一电场分量,以及使第二辐射体在手机顶部远场区域能够产生第二电场分量,即第一天线能够在电子设备顶部远场区域产生正交的两个电场分量,且第二电场分量可以大幅增加第一天线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电场分量,并降低了电子设备在天顶方向的轴比,有效的改善了左旋/右旋方向性,即使得第一天线的圆极化方向性得到有效增强,达到了提升第一天线的圆极化效果的目的。

7、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边框(10)和第一天线(20),所述第一天线(2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10)的顶边框(11)上的第一辐射体(21)和设置于所述顶边框(11)内侧的第二辐射体(22),所述第一辐射体(2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22)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中部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顶边框(11)的内侧,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走线结构,且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设置有第一接地加载点(221),所述第一接地加载点(221)通过第一加载结构(23)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20)的馈源通过第一馈线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的馈点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辐射体(21)设置有第二接地加载点(211),所述第二接地加载点(211)通过第二加载结构(24)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23)、弯折连接段(224)和第二连接段(225),所述第一连接段(22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5)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23)的远离所述弯折连接段(2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5)的远离所述弯折连接段(224)的一端平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段(226)和第四连接段(227),所述第三连接段(226)和所述第四连接段(227)均与所述第一辐射体(21)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20)的馈源通过第二馈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上的馈点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三馈线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的馈点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之间的间距小于0.2倍第一波长,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一天线(20)的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介质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2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0.5L~1.5L,L为所述第一辐射体(2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装饰圈组件(70),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为所述装饰圈组件(70)上的金属装饰圈,所述金属装饰圈上设置有第三接地加载点(222),所述第三接地加载点(222)通过第三加载结构(25)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地加载点(222)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装饰圈的第一侧的第三子接地加载点(2221)和位于所述金属装饰圈的第二侧的第四子接地加载点(2222),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金属装饰圈的对应所述顶边框(11)的两端部的两相对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天线(30)和第三天线(40),所述第二天线(30)的辐射体和所述第三天线(40)的辐射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21)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天线(30)的辐射体和所述第三天线(40)的辐射体均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顶边框(1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天线(20)处于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天线(30)和所述第三天线(40)的工作频段均与所述第一天线(20)的工作频段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四天线(50)和第五天线(60),所述第四天线(5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10)的第一侧边框(12)上的第三辐射体(51),所述第五天线(6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10)的第二侧边框(14)上的第四辐射体(61),所述第一侧边框(12)和所述第二侧边框(14)位于所述顶边框(11)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体(51)和所述第四辐射体(61)到所述第一辐射体(21)的最小距离均小于0.5倍第二波长,所述第二波长为所述第一天线(20)的最高工作频率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边框(10)和第一天线(20),所述第一天线(2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10)的顶边框(11)上的第一辐射体(21)和设置于所述顶边框(11)内侧的第二辐射体(22),所述第一辐射体(2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22)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中部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顶边框(11)的内侧,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走线结构,且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设置有第一接地加载点(221),所述第一接地加载点(221)通过第一加载结构(23)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20)的馈源通过第一馈线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的馈点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辐射体(21)设置有第二接地加载点(211),所述第二接地加载点(211)通过第二加载结构(24)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23)、弯折连接段(224)和第二连接段(225),所述第一连接段(22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5)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23)的远离所述弯折连接段(2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5)的远离所述弯折连接段(224)的一端平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段(226)和第四连接段(227),所述第三连接段(226)和所述第四连接段(227)均与所述第一辐射体(21)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20)的馈源通过第二馈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上的馈点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三馈线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上的馈点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21)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之间的间距小于0.2倍第一波长,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一天线(20)的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介质波长。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翊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