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573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分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其包括主控平台、rPDU组件,主控平台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rPDU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每个电源插座模组包括有独立的小电源模块和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小电源模块给所在的电源插座模组单独供电,小电源模块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主控平台包括主控无线通信模块,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每个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主控平台独立接入市电供电源。本集控型rPDU系统克服了现有rPDU设计存在的缺点,同时降低产品物料成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并快速满足客户的订单交期,促进技术更新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分配,特别涉及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


技术介绍

1、rpdu(remot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又称网络电源控制系统、远程电源管理系统、智能pdu、智能电源分配系统,是可远程控制和计划管理的电力分配系统,主要用于对各级数据中心、设备控制中心和弱电分配网络中心的供电控制。rpdu是专门为idc、icp、isp、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或设备控制中心及其远程基点而设计的工业级智能电源分配控制单元,集机房配电、隔离、接地、监测、管理于一体,能显著提升机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2、rpdu最基本的一个功能类似于电源插座,即能够给设备供电,同时兼备连接、查询、监测、备案、智能管理等强大功能。可用于原有通过插座、接线板、接线柱等方式获取电流的用电设备。

3、目前市面上的rpdu,一般由显示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支路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通过rs485总线/can总线的方式连接,其原理如图1所示。

4、主控模块包含显示、监控功能。主要负责收集汇总电源模块、支路模块的检测数据,负责通过人机界面进行现场信息传递以及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信息传递;负责接收现场指令以及远程指令,并根据指令,控制支路模块对输出位进行管理。

5、电源模块包含供电、主路监测功能。主要负责对主控模块、支路模块供电;负责对输入端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上传到主控模块。

6、支路模块包含输出位控制、输出位监测功能。主要负责对输出位监测,并将监控数据上传到主控模块;负责接收主控模块指令,并根据指令,对输出位进行管理。

7、现有设计,rpdu包含1个主控模块,1个电源模块,1~4个支路模块,支路模块位于插座位下方或者侧边,1个支路模块可以检测控制多个插座位。现有rpdu结构如下图2所示。

8、现有设计存在如下缺陷:

9、(1)主控模块资源利用率低:主控模块性能非常强大,基于rs485总线/can总线连接的方式的主控模块,可以控制256个模块(电源模块、支路模块),现有设计只控制5个模块,其余的资源完全被浪费;

10、(2)插座位资源被浪费:主控模块、电源模块约占7个插座位,在插座位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占用的插座位资源更显浪费;

11、(3)通信速度慢,控制响应迟钝:现有rpdu一般采用rs485通信,通信速度极慢;从上位机下发指令,到控制响应完毕,理论上响应时间就超过2s,不利于即时响应;

12、(4)整体功耗高:主控模块耗电量大,每个rpdu都配置一个主控模块,累积的能耗非常高,不利于节能减排;

13、(5)局部温度高:单一集中型电源模块供电,导致电源模块区域存在明显的局部高温区域,散热压力非常大,甚至可能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损坏rpdu的情况;

14、(6)强弱电大跨度并行,容易产生干扰: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插座位+支路模块之间的电源、通信是通过电子线缆连接起来,这些电子线缆和高压电缆在rpdu内部存在大跨度并行;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之间、强电线路与信号线路之间存在大跨度并行,容易相互干扰,存在干扰的可能性大;

15、(7)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故障率高:rdpu内部空间非常狭窄,存在严重的空间受限的情况,需在狭窄的、严重受限空间下集成大量的功能模块,必然导致结构复杂;结构复杂必然导致生产难度非常大;生产难度大必然导致直通率低,故障率高;

16、(8)生产调试复杂:现有设计,rpdu内部存在3套协议同时运行,调试过程复杂,进一步的加大了生产难度,降低了良品率;

17、(9)成本高:主控模块昂贵,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调试复杂、功耗高等问题,造成物料成本、生产成本、调试成本、售后成本、使用成本等一系列的成本高;

18、(10)不利于机房整体布局:每条rpdu都需要通过网线与上位机连接,大量的网线,导致机房整体布局凌乱,增加机房布局难度,也增加了后续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旨在解决现有rpdu设计存在如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包括主控平台、rpdu组件,所述主控平台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所述rpdu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包括有独立的小电源模块和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小电源模块给所在的电源插座模组单独供电,所述小电源模块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平台包括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主控平台独立接入市电供电源。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还包括多个插座输出位、多个支路模块,所述插座输出位与支路模块一对一连接,多个所述支路模块分别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小电源模块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路模块负责对插座输出位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且所述支路模块还负责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主控平台指令,并根据指令对插座输出位进行管理。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电源模块负责对支路模块供电;还负责对电源输入端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rpdu组件还包括接电插头,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小电源模块单独接入的接电插头,所述接电插头连接市电供电源。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平台为独立于rpdu组件的控制设备,每个所述rpdu组件为独立的插座设备,所述主控平台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并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rpdu组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所述主控平台分别独立地与每个rpdu组件的电源插座模组建立无线通信。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反馈的数据,并通过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向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发送指令。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集控型rpdu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主控平台还设有网络转换模块、网络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网络转换模块、网络接口连接上位机。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平台还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主控平台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市电供电源。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具有独立mac地址,所述电源插座模组以插座无线通信模块的mac地址作为自身的地址,所述主控平台对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控制方式包括:

13、组网模式:所述主控平台通过广播的方式,询问获取所有电源插座模组的mac地址,并记录保存在地址库下来;

14、正常工作模式:所述主控平台通过广播的方式,根据地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平台、rPDU组件,所述主控平台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所述rPDU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包括有独立的小电源模块和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小电源模块给所在的电源插座模组单独供电,所述小电源模块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平台包括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主控平台独立接入市电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还包括多个插座输出位、多个支路模块,所述插座输出位与支路模块一对一连接,多个所述支路模块分别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小电源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模块负责对插座输出位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且所述支路模块还负责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主控平台指令,并根据指令对插座输出位进行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源模块负责对支路模块供电;还负责对电源输入端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PDU组件还包括接电插头,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小电源模块单独接入的接电插头,所述接电插头连接市电供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平台为独立于rPDU组件的控制设备,每个所述rPDU组件为独立的插座设备,所述主控平台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并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rPDU组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所述主控平台分别独立地与每个rPDU组件的电源插座模组建立无线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反馈的数据,并通过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向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发送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主控平台还设有网络转换模块、网络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网络转换模块、网络接口连接上位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具有独立MAC地址,所述电源插座模组以插座无线通信模块的MAC地址作为自身的地址,所述主控平台对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控制方式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平台、rpdu组件,所述主控平台控制至少一个rpdu组件,所述rpdu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模组,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包括有独立的小电源模块和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小电源模块给所在的电源插座模组单独供电,所述小电源模块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平台包括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的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主控平台独立接入市电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源插座模组还包括多个插座输出位、多个支路模块,所述插座输出位与支路模块一对一连接,多个所述支路模块分别与插座无线通信模块、小电源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模块负责对插座输出位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且所述支路模块还负责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主控平台指令,并根据指令对插座输出位进行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源模块负责对支路模块供电;还负责对电源输入端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插座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主控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控型rpdu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pdu组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元霍德攀刘应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鹏信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