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流电机,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
2、现有技术中,电机的组装一般需要工人手工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电机安装精度低下,电机端盖与机壳在连接时,容易存在缝隙,端盖无法完全封闭电机壳体,导致外界杂物进入到电机壳体内,从而影响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通过在设置组装架,在组装架的组装台上设置装夹架,电机壳体底部朝上固定在装夹架内,装夹件一装夹前端盖,装夹件二装夹后端盖,在组装架的底部设置装配腔,并在装配腔内设置调节架,调节架用于装夹底座,首先在组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轴、底座、前端盖与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前侧与后侧,所述转轴的一端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端盖,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固定螺杆与定位螺杆,所述座体的顶部设有通孔,使得所述座体内形成有腔室,所述座体顶部对应所述所述通孔的四角处均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与所述腔室相连通,位于前后两侧对应的两个固定螺杆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轴、底座、前端盖与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前侧与后侧,所述转轴的一端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端盖,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固定螺杆与定位螺杆,所述座体的顶部设有通孔,使得所述座体内形成有腔室,所述座体顶部对应所述所述通孔的四角处均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与所述腔室相连通,位于前后两侧对应的两个固定螺杆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定位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座体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螺杆的两端拧入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拧紧在所述座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包括架体、组装台、装夹架、装夹件一、装夹件二与调节架,所述组装台转动连接在所述架体的顶部,所述架体呈u型结构,所述架体与所述组装台形成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两侧设置开口,所述装夹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组装台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组装台的顶部设有滑轨一与滑轨二,所述滑轨一位于所述装夹架的前侧,所述滑轨二位于所述装夹架的后侧,所述装夹件一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一上,所述调节架设于所述装配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台的两端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为螺纹端部,所述螺纹端部拧入有锁紧螺母,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穿过所述架体顶部的两端,所述锁紧螺母拧紧在所述架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架的顶部设有安装腔,所述电机壳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装夹架的底部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拧入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穿过所述调节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支撑螺栓的端部抵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装夹架的两侧均拧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分别顶紧在所述电机壳体外侧壁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件一包括滑移连杆、限位环、夹紧杆与导向块,所述夹紧杆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杆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渠伟,童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特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