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553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含有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由同轴的皮层和芯层组成,螺旋的螺距p为1.5‑4μm;制备方法即选用具有三层同轴结构的静电纺丝喷嘴,将高速气流、皮层纺丝溶液、芯层纺丝溶液分别对应持续送入静电纺丝喷嘴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进行静电纺丝,即得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应用即将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用作过滤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双组份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的高效、连续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涉及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利用高压静电场力使聚合物溶液带电进行快速牵伸至微纳米尺度的一种工艺技术,具有设备简易,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用来制备微纳米纤维材料。近年来,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单一形貌或者单一组分的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已经无法满足对其结构和性能的更高水平的应用需求。

2、多组分静电纺丝是通过将两种或多种聚合物同时进行纺丝,最终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结构微纳米纤维的技术手段。其中,利用多组分静电纺丝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具有螺旋结构的微纳米纤维材料。由于螺旋微纳米纤维独特的结构优势,其在吸附,过滤,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潜在应用前景。

3、目前现有制备螺旋微纳米纤维的已知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多种利用双组份静电纺丝技术来制备螺旋微纳米纤维材料的研究,但现有双组份静电纺丝法在制备螺旋微纳米纤维中面临以下问题:

4、(1)现有技术的螺旋微纳米纤维的螺旋的螺距较小(不超过1.5μm),纤维直径较大(0.4-0.5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含有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由同轴的皮层和芯层组成,螺旋的螺距p为1.5-4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33-0.4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皮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芯层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的含量为50wt%以上。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含有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由同轴的皮层和芯层组成,螺旋的螺距p为1.5-4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33-0.4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皮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芯层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的含量为50wt%以上。

5.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螺旋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具有三层同轴结构的静电纺丝喷嘴,将高速气流、皮层纺丝溶液、芯层纺丝溶液分别对应持续送入静电纺丝喷嘴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进行静电纺丝,即得双组分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瑛赵铁男曾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