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51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触体;第二接触体;直杆,直杆固接于第二接触体的远离第一接触体的一端;直线运动单元,直线运动单元通过直杆驱动第二接触体与第一接触体接触或分离;以及法拉第杯,法拉第杯设于第二接触体的运动路径上,以容纳与第一接触体分离后的第二接触体,法拉第杯的杯底设有第一通孔供直杆穿过,法拉第杯与静电计连接,以测量第二接触体表面的静电荷。利用直线运动单元通过直杆驱动第二接触体动作实现两个接触体之间的分离和接触,通过在第二接触体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法拉第杯,可以方便地测量接触分离后的第二接触体表面的静电荷,该装置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成本也很低,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接触界面在法向发生分离,且切向未有相对滑动时,接触界面会发生电荷转移,使分离的两个接触面分别带有正负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接触起电。由于接触界面极高的电阻率,转移电荷被束缚在实际接触区内,在接触表面形成较高的静电荷密度。这种涉及固–固电介质接触起电的界面粘附称为静电粘附。

2、众多相关研究结果均表明静电粘附在高端制造、新能源以及制药领域中的重要影响,例如:(1)作为接触起电现象的最新应用领域,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需要克服电介质薄膜间的最大粘附力来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而最大粘附力与接触起电所引起的静电荷密度呈正相关,近年来静电荷密度随着接触材料和表面微纳结构的优化而相应增加,这就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提出新的挑战。(2)片剂是指辅料粉体与原料粉体经充分混合均匀后制成的可供内服的片状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静电粘附是影响片剂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粉体颗粒间的静电粘附会造成粉体团聚与结块,从而降低辅料与原料的均匀度。(3)在软光刻中,高分子弹性印章通过接触起电在电介质或硅晶圆表面形成有规律的电荷分布,吸引纳米颗粒形成微纳结构,然而高静电粘附加剧模具表面的粘附磨损,影响微纳结构精度。对于上述种种应用场景,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能准确测量接触体之间的静电荷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以解决接触体之间静电荷测量不易、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触体;第二接触体;直杆,所述直杆固接于所述第二接触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接触体的一端;直线运动单元,所述直线运动单元通过所述直杆驱动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接触或分离;以及法拉第杯,所述法拉第杯设于所述第二接触体的运动路径上,以容纳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分离后的所述第二接触体,所述法拉第杯的杯底设有第一通孔供所述直杆穿过,所述法拉第杯与静电计连接,以测量所述第二接触体表面的静电荷。

3、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包括力传感器,所述直杆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以测量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粘附力。

4、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体为透明玻璃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接触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半球体,所述第一接触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侧设有拍摄单元,以拍摄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图像。

5、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包括箱体,各部件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与真空泵相连,以使得各所述部件工作在真空环境下。

6、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观察孔,所述箱体顶部的位于所述观察孔的旁侧设有支架;所述观察孔处的透明玻璃构成所述第一接触体,所述第二接触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半球体,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拍摄单元,以拍摄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图像。

7、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法拉第杯包括嵌套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之间由绝缘体分离,所述内电极与所述静电计连接,所述外电极接地。

8、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所述直杆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接触体位于所述第二接触体的正上方。

9、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定立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直线运动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法拉第杯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10、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之间设有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11、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包括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所述静电计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静电计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接触体,并利用直线运动单元通过直杆驱动第二接触体动作实现两个接触体之间的分离和接触,然后通过在第二接触体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法拉第杯,从而可以方便地测量接触分离后的第二接触体表面的静电荷,该装置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成本也很低,值得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传感器,所述直杆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以测量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粘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体为透明玻璃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接触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半球体,所述第一接触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侧设有拍摄单元,以拍摄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所述直杆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接触体位于所述第二接触体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各部件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与真空泵相连,以使得各所述部件工作在真空环境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观察孔,所述箱体顶部的位于所述观察孔的旁侧设有支架;所述观察孔处的透明玻璃构成所述第一接触体,所述第二接触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半球体,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拍摄单元,以拍摄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拉第杯包括嵌套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之间由绝缘体分离,所述内电极与所述静电计连接,所述外电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定立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直线运动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法拉第杯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之间设有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所述静电计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静电计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传感器,所述直杆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以测量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粘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体为透明玻璃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接触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半球体,所述第一接触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接触体的一侧设有拍摄单元,以拍摄所述第二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所述直杆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接触体位于所述第二接触体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各部件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与真空泵相连,以使得各所述部件工作在真空环境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粘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观察孔,所述箱体顶部的位于所述观察孔的旁侧设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洋李孝宝吴硕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