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固完井井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尾管入井的钻 杆分流短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尾管下入管串。
技术介绍
1、尾管固井技术是利用尾管悬挂器连接尾管串,并通过钻具将悬挂器和尾管串 下入到设计位置,然后进行固井注水泥作业。其作业管串一般包括:送入钻具、 尾管悬挂器、球座、浮箍、浮鞋等。在尾管管串下入到井筒内时,井筒内流体需 要沿尾管环空上返,同时对地层产生激动压力,该压力可能诱发地层漏失。同时 需要在下入过程中从井口间断灌浆以保证管串内外压力平衡,这将大幅增加作业 时间。自动灌浆尾管下入技术是采用常开式浮箍,实现尾管下入过程中流体通过 尾管内部和环空同时上返,从而减小激动压力。然而,由于尾管内通径一般大于 钻具内通径,导致内部流体上返至送入钻具时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激动压力。为此, 国内外研发了钻杆分流短节(spe135178),将钻杆分流短节连接在尾管悬挂器 上部,实现管串内部流体上返至钻具后,能够通过钻具环空的大通道上返,从而 更大幅度的减小尾管下入过程中的激动压力,保证易漏失地层尾管下入的安全可 靠性和下入速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流阀体(22)的内部设有多个串联连接的流道单元(220),所述流道单元包括主流道(221)和回旋流道(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21)与所述回旋流道(222)的下端口形成的交叉角度α为锐角,所述回旋流道(222)的上端通过圆弧段与所述主流道(221)汇合,且汇合处的汇合角度β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流阀体(22)的内部设有多个串联连接的流道单元(220),所述流道单元包括主流道(221)和回旋流道(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21)与所述回旋流道(222)的下端口形成的交叉角度α为锐角,所述回旋流道(222)的上端通过圆弧段与所述主流道(221)汇合,且汇合处的汇合角度β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角度α不大于45°,所述汇合角度β大于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构造成包括第一壳体(12)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下端的第二壳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5)包括弹簧座(51)和复位弹簧(52),所述弹簧座(51)抵靠所述第一壳体(12)的下端面,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弹簧座(51)和所述密封筒的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尾管入井的钻杆分流短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筒(4)的下端内壁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部(41),所述密封筒(4)在初始状态下通过第一剪钉(6)与所述连接筒(3)形成连接,并使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廖洪千,李富平,李夯,侯跃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