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造粒设备、包覆造粒方法、积料的清理及再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492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3
一种包覆造粒设备、包覆造粒方法、积料的清理及再利用方法,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包覆造粒时,将造粒用的原料从进料口输送至包覆釜内,利用搅拌机对包覆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利用加热件对物料进行第一次加热;包覆造粒结束后,将物料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至冷却釜,获得第一成品料。每间隔预设时间后,将包覆釜进行空釜加热,冷却后将积料从粘结处刮落至包覆釜内,利用第一输送管将积料输送至解聚机,获得第二成品料。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包覆造粒机进行包覆造粒,能够提高包覆釜的质量、提高积料的清理效率,能够实现积料的再利用,降低包覆造粒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覆造粒设备、包覆造粒方法、积料的清理及再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负极材料加工工艺中,大部分产品的加工工艺都包含包覆造粒工序。在包覆造粒工序中,主要应用的设备为包覆釜,通过将石油焦粉碎粉体料与沥青等负极材料混合后投入包覆釜内进行搅拌、升温加热,达到包覆、造粒、去除有机挥发分的目的。

2、但是,由于石油焦粉碎后粉体及沥青添加剂等负极材料升温后具备黏性,会导致釜内壁与搅拌桨叶处粘附物料,形成积料,可能会导致后续无法下料。并且,随着包覆釜的包覆釜数的增加,釜内残余积料会持续增加,会导致釜内物料受热不均,造成成品料品质变差。

3、利用现有包覆造粒设备进行包覆造粒工序时,为了清除釜内的积料,通常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定期(间隔3月左右)拆卸包覆造粒设备,将连接于包覆釜与其后端的冷却釜之间的输送管道进行拆除,操作员从人孔进入包覆釜内,刮除清理釜内粘附的积料,将釜内的积料从包覆釜的出料口排出,然后再安装输送管道及冷却釜。目前,釜内积料的清理过程比较繁琐,清理效率较低,清理出来的积料通常作报废料处理,会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造粒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转动轴,和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螺旋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聚机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冷却釜连接,将解聚打散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冷却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冷却釜和所述解聚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处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造粒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转动轴,和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螺旋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聚机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冷却釜连接,将解聚打散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冷却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冷却釜和所述解聚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胡龙王振欧阳文泽王治姜宁林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