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厂房散热,具体涉及厂房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对于中小型厂房而言,为了加强散热效果,一般是在厂房的屋顶设有多个自旋扇,以排出热气并挡雨;或是在厂房内工作区作业人员的上方悬挂一系列风扇,或在低于人身高度处摆放一系列风扇,以期望能排出热气并吹拂人身以进行散热。而对于大型厂房,其所采用的自然通风,通常是在厂房的上方设有加高的太子楼,太子楼的两侧分别具有开启的侧窗,厂房下方的工作区具有侧窗以进气,且特别将厂房的屋顶拉高,以减小屋顶辐射热的影响。
2、但是,传统散热方法因为没有处理流体流动的细节,容易在室内形成大区块的回流区与或低速区,在这些区域的作业员容易有几乎无风、闷热的感觉,所以直觉式的会以加大风量或增加风扇数目的方式处理,但是其效果不佳、耗费能源且会增大噪音,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1992504a,公开日为2020年11月27日的中国专利文件,采用在厂房的室内空间内增设可以进气排气的工作平台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会出现会占用厂房的室内空间对厂房内生产线的布置会产生影响和阻碍的问题。
3、因
...【技术保护点】
1.厂房散热结构,包括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一侧外接有电源及控制组件(11),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封盖(12),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壁挂安装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散热出风槽体(2),所述散热出风槽体(2)的后方设置有风扇安装板(3),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筒(4),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厂房散热结构,包括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一侧外接有电源及控制组件(11),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封盖(12),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壁挂安装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散热出风槽体(2),所述散热出风槽体(2)的后方设置有风扇安装板(3),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筒(4),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板(3)卡接安装在厂房散热结构壳体(1)的前端侧壁上,所述风扇安装板(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61)的侧壁均匀分布有喷雾孔,所述散热管(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一(62),所述散热叶片(61)与齿轮一(62)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齿轮一(62)排列转动安装在封盖(12)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厂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齿轮一(62)之间设置有间隔齿轮(63),三组所述齿轮一(62)的外侧表面分别与间隔齿轮(63)的外侧表面相互啮合,所述间隔齿轮(63)转动安装在封盖(12)的下表面上,所述封盖(1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64),所述电机一(64)的输出轴与中部齿轮一(62)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钱新,方喜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