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中草药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中草药。
技术介绍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是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变性疾病,一 般患者都有遗传倾向。现代医学将该病症分为脊髓型、脊髓小脑型和小脑型三个类型。其 病因分别为后根和后根神经节严重变性和继发性胶质增生,晚期则出现锥体束的变性,小 脑的病理变化在小脑白质,可影响橄榄下核和脑桥的基底核;其后者是在上述结构有程度 不同的混合病变。中医在辨证中认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虚弱、 发育障碍。总的治则应以补肾益脾,培补真元的方药。该药的效果有待实践进一步的检验, 为此有待挖掘、开发、提升民间验方,为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提供以补气养血、补肾益髓、 养心健脾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在临床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效果好的治疗遗传性共济 失调症的中草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中草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太子参25-35份;白术25-35份;熟地25_35份;山药2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太子参25-45份;白术25-35份;熟地25-35份;山药25-35份;山茱萸15-25份;鹿茸5-10份;黄芪25-35份;当归头25-35份;白芍15-25份;石菖蒲15-25份;远志15-25份;红枣15-25份;泽泻10-20份;丹皮15-25份;川牛膝10-20份;茯苓15-25份;枸杞25-35份;肉苁蓉20-30份;巴戟天20-30份;龟板胶10-20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太子参25 45份;白术25 35份;熟地25 35份;山药25 35份;山茱萸15 25份;鹿茸5 10份;黄芪25 35份;当归头25 35份;白芍15 25份;石菖蒲15 25份;远志15 25份;红枣15 25份;泽泻10 20份;丹皮15 25份;川牛膝10 20份;茯苓15 25份;枸杞25 35份;肉苁蓉20 30份;巴戟天20 30份;龟板胶10 20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