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689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第一气源控制管路、第二气源控制管路、二元混合器、第一测氧仪、二元缓冲器、增压控制管路和储气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按照设定的混合气中各个气体配比浓度,获得对应匹配的气体目标流量,以控制各个气源控制管路上的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得各个气源控制管路中的气体能够按照对应匹配的气体目标流量流动,按照连续流量配气方式,经过预先校准,通过各种气体的流量控制使混合气中各种气体成分按一定比例持续充入混合气瓶内进行混合配气,实现混合气准确及稳定的输出。混合气氧浓度控制范围为0.4%‑40%,控制精度为氧浓度目标值的±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气配制,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


技术介绍

1、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的气体,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起来的气体叫做混合气体。空气就是一种由氮、氧、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的一种稳定的混合气体。

2、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在此之前申请了一个专利号为2008200607705、专利名称为一种混合气自动配气装置的技术专利,此技术专利的设计比较粗糙,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一气源控制管路和第二气源控制管路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多元混合气配制的控制优化设计,从而实现混合气准确及稳定的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第一气源控制管路、第二气源控制管路、二元混合器、第一测氧仪、二元缓冲器、增压控制管路和储气罐;

4、所述第一气源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气源接入第一气源管道的一端,第一气源管道的另一端接入二元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一气源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减压器、第一电磁阀、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止回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和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5、所述第二气源控制管路包括:第二气源接入第二气源管道的一端,第二气源管道的另一端接入二元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二气源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二过滤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减压器、第二电磁阀、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止回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和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6、所述二元混合器的采样口与第一测氧仪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测氧仪与下位机电连接,所述二元混合器的出气口与二元缓冲器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二元缓冲器的出气口与增压控制管路连接,所述增压控制管路上依次设有总电磁阀和增压机,所述增压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管道连接;

7、所述上位机用于供用户设置混合气中各个气源的目标配比浓度范围,并发送一含有混合气中各个气源的目标配比浓度范围的混合气配制指令至下位机,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该混合气配制指令后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工作,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第二压力值,判断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是否不为零,在第一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发出第一气源未进入第一气源管道中的警示信息,在第二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发出第二气源未进入第二气源管道中的警示信息;在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均不为零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导通,基于第一气源目标配比浓度范围计算出对应匹配的第一气源目标流量范围,基于第一气源目标流量范围控制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一气源经第一过滤器过滤和经第一减压器减压后依次流经第一电磁阀、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止回阀后进入二元混合器中,并接收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反馈的第一气源实际流量,基于第二气源目标配比浓度范围计算出对应匹配的第二气源目标流量范围,基于第二气源目标流量范围控制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二气源经第二过滤器过滤和经第二减压器减压后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止回阀后进入二元混合器中,并接收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反馈的第二气源实际流量;

8、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第一测氧仪检测到的二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基于第一气源实际流量和实时氧浓度值实时调整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实时调整氧气实时流量,在二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值达到对应目标浓度范围时控制总电磁阀导通,暂存至二元缓冲器中的混合气输送至增压机,增压机将混合气增大压力至设定压力值后存至储气罐中;

9、其中,第一气源为氧气,第二气源为氦气或氮气。

10、在此基础上,在第二气源为氦气时,第三气源为氮气,或者,在第二气源为氮气时,第三气源为氦气;

11、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气源控制管路、三元混合器、第二测氧仪和三元缓冲器;

12、所述第三气源控制管路包括:第三气源接入第三气源管道的一端,第三气源管道的另一端接入三元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三气源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三过滤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减压器、第三电磁阀、第三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三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止回阀,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电磁阀、第三气体流量调节阀和第三质量流量传感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13、所述三元混合器的采样口与第二测氧仪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测氧仪与下位机电连接,所述二元缓冲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止回阀与三元混合器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三元混合器的出气口与三元缓冲器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三元缓冲器的出气口通过总电磁阀与增压机管道连接;

14、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该混合气配制指令后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工作,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第三压力值,判断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是否不为零,在第一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发出第一气源未进入第一气源管道中的警示信息,在第二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发出第二气源未进入第二气源管道中的警示信息,在第三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发出第三气源未进入第三气源管道中的警示信息;在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均不为零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导通,基于第一气源目标配比浓度范围计算出对应匹配的第一气源目标流量范围,基于第一气源目标流量范围控制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一气源经第一过滤器过滤和经第一减压器减压后依次流经第一电磁阀、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第一止回阀、二元混合器、二元缓冲器和第四止回阀后进入三元混合器中,并接收第一质量流量传感器反馈的第一气源实际流量,基于第二气源目标配比浓度范围计算出对应匹配的第二气源目标流量范围,基于第二气源目标流量范围控制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二气源经第二过滤器过滤和经第二减压器减压后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第二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第二止回阀、二元混合器、二元缓冲器和第四止回阀后进入三元混合器中,并接收第二质量流量传感器反馈的第二气源实际流量,基于第三气源目标配比浓度范围计算出对应匹配的第三气源目标流量范围,基于第三气源目标流量范围控制第三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三气源经第三过滤器过滤和经第三减压器减压后依次流经第三电磁阀、第三气体流量调节阀、第三质量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止回阀后进入三元混合器中,并接收第三质量流量传感器反馈的第三气源实际流量;

15、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第二测氧仪检测到的三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基于第一气源实际流量和实时氧浓度值实时调整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实时调整氧气实时流量,在三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值达到对应目标浓度范围时控制总电磁阀导通,暂存至三元缓冲器中的混合气输送至增压机,增压机将混合气增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第一气源控制管路、第二气源控制管路、二元混合器、第一测氧仪、二元缓冲器、增压控制管路和储气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缓冲器连通有第一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排气电磁阀,所述下位机用于在二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值未达到对应目标浓度范围时控制总电磁阀断开、同时控制第一排气电磁阀导通,暂存至二元缓冲器中的混合气通过第一排气管路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的一端口与二元混合器管道连接、二端口与第一减压器管道连接、三端口与第二减压器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用于跟踪反馈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调整第一减压器中的气压使得第一减压器中的气压大于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调整第二减压器中的气压使得第二减压器中的气压大于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一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与串联的第二手动截止阀和第一手动针阀相并联,所述第一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一过滤器前端设置有用于显示减压前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混合器与第一测氧仪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二元缓冲器上设置有二元混合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计和二元混合气压力传感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气源为氦气时,第三气源为氮气,或者,在第二气源为氮气时,第三气源为氦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缓冲器连通有第二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排气管路上设有第二排气电磁阀,所述下位机用于在三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值未达到对应目标浓度范围时控制总电磁阀断开、同时控制第二排气电磁阀导通,暂存至三元缓冲器中的混合气通过第二排气管路排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的一端口与三元混合器管道连接、二端口与第三减压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背压阀用于跟踪反馈三元混合器中的气压,调整第三减压器中的气压使得第三减压器中的气压大于三元混合器中的气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三过滤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之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五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三气体流量调节阀与串联的第六手动截止阀和第三手动针阀相并联,所述第三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三过滤器前端设置有用于显示减压前的压力的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混合器与第二测氧仪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三元缓冲器上设置有三元混合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计和三元混合气压力传感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第一气源控制管路、第二气源控制管路、二元混合器、第一测氧仪、二元缓冲器、增压控制管路和储气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缓冲器连通有第一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排气电磁阀,所述下位机用于在二元混合器中实时氧浓度值未达到对应目标浓度范围时控制总电磁阀断开、同时控制第一排气电磁阀导通,暂存至二元缓冲器中的混合气通过第一排气管路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的一端口与二元混合器管道连接、二端口与第一减压器管道连接、三端口与第二减压器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用于跟踪反馈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调整第一减压器中的气压使得第一减压器中的气压大于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调整第二减压器中的气压使得第二减压器中的气压大于二元混合器中的气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一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调节阀与串联的第二手动截止阀和第一手动针阀相并联,所述第一气源管道上且位于第一过滤器前端设置有用于显示减压前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多元混合气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混合器与第一测氧仪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二元缓冲器上设置有二元混合气压力传感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王世锋毛卫昌王羲贤曹鹏飞罗瑞豪冯磊陈杰刘平小闫硕杨涛何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