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穴位外治法治疗心脏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明确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调脂等作用。人体穴位具有电磁特性,它是磁场聚集点,经络是实现生物放大效应的主要渠道。人体穴位电刺激以往均采用针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线电针灸刺激。采用针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线电针灸刺激,存在有创、有感染、患者对针刺恐惧心理的不足。
2、常规通心络电磁设备包括呈盒状的供电装置、设置在供电装置的电通量调节装置、连接在供电装置的电线以及设置在电线远离供电装置一端的电磁贴,当使用时将电磁贴粘附在患者胸口对应心脏的位置,随后进行通电刺激,并根据情况调节电通量。
3、该通心络电磁设备不方便携带,患者心络出现问题的时间不确定性较高,一旦在外出现问题,并不能够及时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于患者上半身的调理本体(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供电模块(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的电磁模块(3)以及设置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并对所述供电模块(2)向所述电磁模块(3)的供电通量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块(4),所述调理本体(1)呈马甲状,所述电磁模块(3)包括多片吸附于胸口并位于对应于心脏位置的电磁贴片(31),所述供电模块(2)位于所述调理本体(1)背部,所述调节模块(4)位于所述调理本体(1)靠腋下部位,所述供电模块(2)、所述调节模块(4)和所述电磁模块(3)均通过电线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于患者上半身的调理本体(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供电模块(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的电磁模块(3)以及设置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并对所述供电模块(2)向所述电磁模块(3)的供电通量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块(4),所述调理本体(1)呈马甲状,所述电磁模块(3)包括多片吸附于胸口并位于对应于心脏位置的电磁贴片(31),所述供电模块(2)位于所述调理本体(1)背部,所述调节模块(4)位于所述调理本体(1)靠腋下部位,所述供电模块(2)、所述调节模块(4)和所述电磁模块(3)均通过电线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本体(1)上均匀阵列开设有安装插孔(18),所述调理本体(1)于靠近所述供电模块(2)、所述调节模块(4)和所述电磁模块(3)的多个所述安装插孔(18)内固定有导电金属环(181),所述调理本体(1)内部集成有依次连通所述供电模块(2)、所述调节模块(4)和所述电磁模块(3)处所述导电金属环(181)的电线,所述供电模块(2)、所述调节模块(4)和所述电磁贴片(31)上均设置有插装固定于所述导电金属环(181)内的导电插头(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本体(1)包括接触患者前胸的前襟(11)、接触患者后背的后襟(12)、连接所述前襟(11)和所述后襟(12)并接触患者肩部的两片肩带(13)以及可拆卸连接所述前襟(11)和所述后襟(12)并接触患者腋下的连接带(14),两片所述肩带(13)与所述前襟(11)和所述后襟(12)之间形成供患者头部穿过的领口(15),一片所述肩带(13)和所述连接带(14)与所述前襟(11)和所述后襟(12)之间形成供患者手臂穿过的肩口(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心络预防调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4)安装于所述连接带(14),所述连接带(14)于靠近所述前襟(11)和所述后襟(12)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组导电搭扣(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美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