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轨道灯和其转动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照明领域中,为了实现灯具的灵活应用,会将灯体设置成可以转动的形式,特别是轨道灯,带有与供电轨道配合的轨道适配器,灯体与轨道适配器通过转臂连接,一般的,灯体相对转臂可以转动,转臂又可以相对轨道适配器转动,从而使灯体具有多角度照明。
2、现有常用的转臂结构,为了让转臂有一定的阻尼性,主要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1)利用螺纹副的联接技术,但此种技术为了防止多次转动后螺母的松动导致功能失效,不仅需要额外增加止位垫片及点螺纹胶的工艺,还需要增加塑料垫片增加摩擦力,造成额外成本增加,此外,通过螺纹副联接,无法保证转臂阻尼力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造成批量的返工,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2)利用标准的阻尼器,需要在灯体及转臂上增加与阻尼器的联接结构,使灯体的结构设计更加复杂,占用灯具的空间,也提高了装配的成本,不利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3、另外,现有轨道灯的设计复杂,无法最大的发挥散热器的效能,在同等功率条件下,需要更大的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器的体积;由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灯的转动结构,包括转臂(1),其可转动地连接于轨道适配器(2)和电源壳体(3)之间,以及转动槽(4),其开设于电源壳体(3)上并配合转臂(1)安装,其特征在于,转臂(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1),转动槽(4)中包括安装凹槽(5),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嵌接于安装凹槽(5)中,第一转轴(11)和安装凹槽(5)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6),弹性件(6)包括压接部(61),其随第一转轴(11)进入安装凹槽(5)而弯曲变形,以对第一转轴(11)弹性支撑并且提供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槽(4)开设于电源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灯的转动结构,包括转臂(1),其可转动地连接于轨道适配器(2)和电源壳体(3)之间,以及转动槽(4),其开设于电源壳体(3)上并配合转臂(1)安装,其特征在于,转臂(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1),转动槽(4)中包括安装凹槽(5),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嵌接于安装凹槽(5)中,第一转轴(11)和安装凹槽(5)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6),弹性件(6)包括压接部(61),其随第一转轴(11)进入安装凹槽(5)而弯曲变形,以对第一转轴(11)弹性支撑并且提供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槽(4)开设于电源壳体(3)的一侧,转臂(1)在收回状态时位于转动槽(4)内,转动槽(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壁(41),且分别位于转臂(1)的两侧,安装凹槽(5)沿安装壁(41)设置,第一转轴(11)的两侧各凸出形成一个转动块(12),转动块(12)可转动地嵌接于对应侧的安装凹槽(5)中,压接部(61)弹性抵接在转动块(12)和安装凹槽(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块(12)沿转臂(1)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面(121)和止退面(122),其中导向面(121)朝向转臂(1)内侧倾斜,转臂(1)相对转动槽(4)的安装方向沿其长度方向,且安装时由导向面(121)先滑入安装凹槽(5),至嵌接状态时,导向面(121)抵接弹性件(6),止退面(122)抵接安装凹槽(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凹槽(5)包括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3),且第一凹槽(52)和第二凹槽(53)之间设置安装间隙(54),弹性件(6)还包括固定部(62),其固定安装在安装间隙(54),压接部(61)和固定部(62)相连接,压接部(61)的端部抵接第一凹槽(52)或第二凹槽(53)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源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转动槽(4)形成于第一壳体(31)上,安装凹槽(5)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上且接近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盖合第一壳体(31)并支撑第一转轴(11)。
6.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