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4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及方法,涉及鱼类捕捞技术领域,包括捕捞基体,捕捞基体上设有浮体,捕捞基体底侧设有第一架体,第一架体上布设有第一网体,第一架体底部设有捕获组件,捕获组件通过第一网体固定,第一架体底侧还设有第一诱捕组件,第一诱捕组件包括安装基环,安装基环内壁环绕设有弹性条,弹性条端部连接有缓冲基板,缓冲基板靠近网笼一侧设有第一诱捕灯体,缓冲基板另一侧设有缓冲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稳定性高且工作时间长的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捕捞,具体涉及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对湖泊类的淡水域环境下进行鱼类捕捞的过程中,如果单凭经验来判断集群洄游的鱼类出没情况,往往会使得整体的捕捞时间大多集中在寻找鱼群的过程中。而且对于发现鱼群后只采取简单的网捕形式,捕捞成果也会出现极度不稳定的现象。另外,在目前渔业捕捞中容易误捕幼鱼,并且在捕捞过程中,由于渔网摩擦以及鱼群的相互挤压,很容易造成鱼体损伤,在鱼体受伤后存在保存困难的问题。

2、现有技术如名为捕鱼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此专利技术专利的公开号为us20170231206a1。此专利技术的捕鱼装置包括:鱼笼网,形成有至少一个入口;至少一个框架,用于支撑鱼笼网;至少一个引诱部,从鱼笼网的入口沿着朝向框架内部的方向延伸而成,且包括引诱口;以及防逃脱部,防逃脱部形成有隔离的空间,且设置有至少一个鱼类通过孔,鱼类通过孔用于使经过至少一个引诱部的引诱口的鱼类通过。此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防止渔获物逃脱,且整体捕鱼效率提高,但是易于造成鱼体损伤且后续对渔获物的存储难。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包括捕捞基体(1),所述捕捞基体(1)上设有浮体(7),所述捕捞基体(1)底侧设有第一架体(2),所述第一架体(2)上布设有第一网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底部设有捕获组件(3),所述捕获组件(3)通过第一网体(21)固定,所述第一架体(2)底侧还设有第一诱捕组件(4),所述第一诱捕组件(4)包括安装基环(41),所述安装基环(41)内壁环绕设有弹性条(42),所述弹性条(42)端部连接有缓冲基板(43),所述缓冲基板(43)靠近网笼一侧设有第一诱捕灯体(44),所述缓冲基板(43)另一侧设有缓冲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包括捕捞基体(1),所述捕捞基体(1)上设有浮体(7),所述捕捞基体(1)底侧设有第一架体(2),所述第一架体(2)上布设有第一网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底部设有捕获组件(3),所述捕获组件(3)通过第一网体(21)固定,所述第一架体(2)底侧还设有第一诱捕组件(4),所述第一诱捕组件(4)包括安装基环(41),所述安装基环(41)内壁环绕设有弹性条(42),所述弹性条(42)端部连接有缓冲基板(43),所述缓冲基板(43)靠近网笼一侧设有第一诱捕灯体(44),所述缓冲基板(43)另一侧设有缓冲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洄游性鱼类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半球形的囊体(51),所述囊体(51)内设置有限位环(52),所述限位环(52)固设在缓冲基板(43)上,所述囊体(51)内设有与缓冲基板(43)间隔设置的柔性基板(53),所述柔性基板(53)相对缓冲基板(43)一侧设置有限位杆(54),所述限位环(52)内环绕设有气囊(55),所述气囊(55)一端抵接缓冲基板(43)且气囊(55)另一端抵接柔性基板(53)。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蒋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