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435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拉伸膏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硫化有机物质10~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8%、合成酯5~15%、变压器油5~15%、润滑剂5~12%、有机醇胺4~1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4%、有机酸0.5~2%、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0.5~1.5%、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0.2~0.7%、水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伸膏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使用后可以保护表面塑料膜的完整性,避免纯油性产品可能腐蚀塑料膜或渗透到塑料膜和工件之间,导致后续上漆、电镀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伸膏,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在加压冲压拉伸,由于模具与金属之间的压力大,速度快,金属会处于变形和拉伸同时进行的状态,为了保证金属制品在冲压拉伸过程中不出现拉伤、擦伤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具有润滑作用拉伸产品。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拉伸产品有纯油性、水溶性(膏状、水基乳化液)等。

2、例如中国专利cn 01210379244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制品的拉伸乳化液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的拉伸乳化液呈膏状,其由石蜡、白矿物油、硬脂酸、三乙醇胺、添加剂和水组成,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料,b)融化搅拌,c)加料搅拌,d)冷却。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没有数据加以支撑其所公开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硫化有机物质10~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8%、合成酯5~15%、变压器油5~15%、润滑剂5~12%、有机醇胺4~1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4%、有机酸0.5~2%、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0.5~1.5%、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0.2~0.7%、水余量。

2、优选的,所述硫化有机物质选自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多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3、优选的,所述硫化有机物质为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组合。

4、优选的,所述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优选为1:1。

5、本专利技术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硫化有机物质为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组合,并且控制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时,可以同时提高拉伸膏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本专利技术人猜测是因为一方面在该条件下的硫化烯烃和硫化脂肪酸酯在金属冲压拉伸过程中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硫醇铁覆盖膜,达到抗磨的效果,当负荷增大时,c-s键可以断裂,生成低剪切性能的硫化铁固体膜,提高烧结负荷;另一方面,该条件下的硫化有机物质不会与本申请体系中的其他原料(如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之间发生竞争吸附现象。

6、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司盘80、蓖麻油酸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盘80的组合。

7、优选的,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盘80的质量比为(5~6):(8.5~9),优选为5.5:8.9。

8、优选的,所述合成酯选自四聚蓖麻油酸酯、油酸甲酯、油酸-2-乙基己基酯、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至少一种。

9、优选的,所述合成酯为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组合。

10、优选的,所述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优选为1:1。

11、本专利技术人在探究过程中意外发现,当本申请中的合成酯为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组合,当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时,在相同的添加量下,相对单一的三油酸甘油酯,能够提高拉伸膏的最大无卡咬负荷。

12、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油选自10号变压器油、25号变压器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25号变压器油。

13、优选的,所述润滑剂选自油酸、蓖麻油酸、四聚蓖麻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油酸和蓖麻油酸的组合。

14、优选的,所述油酸和蓖麻油酸的质量比为(4~6):(4.5~5.5),优选为5:4.9。

15、优选的,所述有机醇胺选自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三乙醇胺。

16、优选的,所述有机酸选自二元酸、三元酸中的至少一种。

17、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二元酸。

18、优选的,所述二元酸为长链二元酸。

19、优选的,所述长链二元酸选自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中的至少一种。

20、优选的,所述长链二元酸为十二碳二元酸。

21、本专利技术人在探究过程中意外发现,当本申请中的有机酸为二元酸时,尤其是当二元酸为长链二元酸,长链二元酸为十二碳二元酸时,相比三元酸,得到的拉伸膏的防锈性能更好,除此之外,一般来说,有机酸会影响硫化有机物质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降低拉伸膏的负荷承载力,但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提高拉伸膏的防锈性能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

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23、有益效果:

24、1、本专利技术当硫化有机物质为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组合,并且控制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时,可以同时提高拉伸膏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

25、2、本专利技术当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盘80的组合,并且控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盘80的质量比为(5~6):(8.5~9)时,不仅能够保证拉伸膏的长期稳定性,而且提高拉伸膏的润滑性,还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

26、3、本专利技术当合成酯为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组合,当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时,在相同的添加量下,相对单一的三油酸甘油酯,能够提高拉伸膏的最大无卡咬负荷。

27、4、本专利技术当有机酸为二元酸时,尤其是当二元酸为长链二元酸,长链二元酸为十二碳二元酸时,相比三元酸,得到的拉伸膏的防锈性能更好,除此之外,一般来说,有机酸会影响硫化有机物质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降低拉伸膏的负荷承载力,但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提高拉伸膏的防锈性能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

28、5、本专利技术的拉伸膏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使用后可以保护表面塑料膜的完整性,避免纯油性产品可能腐蚀塑料膜或渗透到塑料膜和工件之间,导致后续上漆、电镀变得困难。

29、6、本专利技术的拉伸膏可以用于不同金属材料的冲压拉伸,能有效的降低加工过程中由于发热导致的模具的磨损和工件的形变,更好保护模具,改善工件表面质量,避免拉花、划伤,提高成品率。

30、7、本专利技术的拉伸膏由于本身膏状产品,其稀释后粘度比普通水性产品稀释液高,具有更好的成膜性和粘附性。对于加工要求高的工件或者是一模多冲的工件,润滑性更具有优势。

31、8、本专利技术的拉伸膏不管是直接使用还是稀释后使用,简单的清洗就基本能达到后续的要求。可以有效的减少清洗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对环境友好,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油雾和油烟,也不会因为掉落地上产生黏腻油渍,有效的改善车间生产和加工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硫化有机物质10~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8%、合成酯5~15%、变压器油5~15%、润滑剂5~12%、有机醇胺4~1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4%、有机酸0.5~2%、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0.5~1.5%、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0.2~0.7%、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有机物质选自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多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司盘80、蓖麻油酸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盘80的质量比为(5~6):(8.5~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酯选自四聚蓖麻油酸酯、油酸甲酯、油酸-2-乙基己基酯、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油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选自二元酸、三元酸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酸为长链二元酸。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硫化有机物质10~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8%、合成酯5~15%、变压器油5~15%、润滑剂5~12%、有机醇胺4~1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4%、有机酸0.5~2%、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0.5~1.5%、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0.2~0.7%、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有机物质选自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多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溶性多材质冲压拉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司盘80、蓖麻油酸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祝陈小玲梁小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联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