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晓青专利>正文

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05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8
本技术属于汽车帐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包括内通道本体和充气拱架梁;所述充气拱架为充气拉丝布制成的门型结构;所述充气拱架的截面呈扁平状,该充气拱架在充气后,充气拱架的外侧面能够抵紧到汽车车厢的内壁上;所述内通道本体的一端自汽车后备箱口处伸入车体内,并与充气拱架可拆卸的连接;该内通道本体的另一端伸出于汽车后备箱口外,并用于连接车尾帐篷的帐篷主体。本方案的充气拱架,能够对内通道本体进行牵拉和支撑,减少内通道本体上褶皱的产生,减少汽车车厢与内通道之间的漏风间隙;充气拱架由于采用充气拉丝布材料制成,能够使得充气拱架的截面呈扁平状,从而减少车内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帐篷,具体涉及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


技术介绍

1、汽车帐篷一般可以分为车顶帐篷、车侧帐篷、车尾帐篷等。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150156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尾帐篷,包括帐篷主体、内通道和外罩;其内通道伸入车厢内并连接到车厢内,同时,利用外罩覆盖内通道、汽车车顶的后部、后备箱门,能够有效的遮挡帐篷本体与车厢之间的缝隙,使得两者之间连接处的封闭性更高,有效的阻碍雨水和蚊虫从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进入,提高使用体验。

2、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通道往往是通过绑带连接到汽车内的各个部位上的,由于绑带的牵引,造成有绑带牵拉的区域与无绑带牵拉的区域之间的张力往往不同,并且在两个区域之间形成褶皱,这些褶皱不应影响帐篷搭建的美观性,同时也会在内通道与汽车车厢之间形成容易漏气的间隙。此外,绑带还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一些技术中虽然设置了充气柱来卡住汽车车身,减少间隙,但是这种充气柱多采用圆柱形,占用了车内空间,且不美观。

3、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带有充气柱作为内支撑且减少车内空间占用的内通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包括内通道本体和充气拱架梁;

4、所述充气拱架为充气拉丝布制成的门型结构;所述充气拱架的截面呈扁平状,该充气拱架在充气后,充气拱架的外侧面能够抵紧到汽车车厢的内壁上;p>

5、所述内通道本体的一端自汽车后备箱口处伸入车体内,并与充气拱架可拆卸的连接;该内通道本体的另一端伸出于汽车后备箱口外,并用于连接车尾帐篷的帐篷主体。

6、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内通道本体与充气拱架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拉链、纽扣、暗扣或魔术贴。

7、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充气拱架梁的下部后侧设置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用于避让汽车内侧的轮拱。

8、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内通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外沿用于连接充气拱架。

9、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内通道本体的主体部分置于汽车内侧的两个轮拱之间,且主体部分的截面积小于充气拱架的截面积,连接折边自内通道本体的通道口处向外弯折,并用于充气拱架与内通道本体主体部分之间的衔接。

10、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内通道本体的主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轮拱护罩,所述轮拱护罩能够罩设到汽车内侧的轮拱上。

11、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充气拱架的下方设置有地面扣板,所述地面扣板用于罩扣至汽车车厢的内底部。

12、作为上述内通道组件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充气拱架的内部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内设置有拉丝丝体。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方案通过可充气的充气拱架,能够对内通道本体进行牵拉和支撑,减少内通道本体上褶皱的产生,减少汽车车厢与内通道之间的漏风间隙;

15、2.充气拱架由于采用充气拉丝布材料制成,能够使得充气拱架的截面呈扁平状,从而减少车内空间占用的同时,也增加汽车车厢内壁与充气拱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充气拱架安装后的位置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通道本体(4)和充气拱架(1)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通道本体(4)与充气拱架(1)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拉链、纽扣、暗扣或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拱架(1)梁的下部后侧设置有避让口(13),所述避让口(13)用于避让汽车内侧的轮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本体(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折边(41),所述连接折边(41)的外沿用于连接充气拱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通道本体(4)的主体部分置于汽车内侧的两个轮拱之间,且主体部分的截面积小于充气拱架(1)的截面积,连接折边(41)自内通道本体(4)的通道口处向外弯折,并用于充气拱架(1)与内通道本体(4)主体部分之间的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内通道本体(4)的主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轮拱护罩(2),所述轮拱护罩(2)能够罩设到汽车内侧的轮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拱架(1)的下方设置有地面扣板(3),所述地面扣板(3)用于罩扣至汽车车厢的内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拱架(1)的内部设置有充气腔(11),所述充气腔(11)内设置有拉丝丝体(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通道本体(4)和充气拱架(1)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通道本体(4)与充气拱架(1)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拉链、纽扣、暗扣或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拱架(1)梁的下部后侧设置有避让口(13),所述避让口(13)用于避让汽车内侧的轮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本体(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折边(41),所述连接折边(41)的外沿用于连接充气拱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尾帐篷的内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通道本体(4)的主体部分置于汽车内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韩晓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