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99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涉及耳机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耳架,所述耳架包括连接单元和耳套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拉伸板、连接杆、连接座、固定连接板、连接耳架、卡扣耳杆和卡扣槽,所述耳套单元包括连接耳盘、安装外壳、耳套安装壳、耳网、耳套安装槽、固定架、耳套固定板、包耳安装架和固定圈。本技术通过安装外壳、耳套安装壳和耳网配合使用,安装外壳的一侧固定有耳套安装壳的一侧安装有耳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耳机内部,然后耳套安装壳的外壁有安装槽,可用于压耳式的耳套安装,通过连接杆、连接座和固定连接板配合使用连接杆固定在连接座的内壁,然后连接座的底部固定在连接耳架顶部板槽的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保护,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1、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但现有的头戴式耳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耳罩容易缺损或者佩戴体验不好,以往的办法往往是直接购买一个新的头戴式耳机,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过高,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6626031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以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罩、耳罩固定键和连接在所述头带两端的一对耳套,所述耳套设有耳罩定位凸台和耳罩安装孔,耳罩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耳罩和耳套之间通过安装结构与耳罩安装孔配合连接,所述耳罩固定键用于固定耳罩和耳套。

3、虽然头戴式耳机不入耳,避免了擦伤耳道,相对于入耳式耳塞,更保护鼓膜,但是耳套的更换很不方便,如果想要更换耳套时没有带这个型号的耳套,而是带了压耳的耳套,因此导致更换耳套更换不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架,所述耳架包括连接单元和耳套单元。

4、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拉伸板、连接杆、连接座、固定连接板、连接耳架、卡扣耳杆和卡扣槽,所述耳套单元包括连接耳盘、安装外壳、耳套安装壳、耳网、耳套安装槽、固定架、耳套固定板、包耳安装架和固定圈。

5、所述耳架的底部开设有拉伸槽,所述连接耳架的顶部开设有板槽,所述拉伸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耳套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耳套固定槽,所述耳套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包耳安装架的外壁开设有包耳安装槽。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拉伸槽、板槽、连接槽、耳套固定槽、限位槽和包耳安装槽配合使用,拉伸槽可用于拉伸杆的安装,便于耳架的长度调节,板槽可固定连接板,使固定连接板可通过内壁的连接杆和拉伸杆进行固定,使耳架可折叠,便于携带,连接槽可将耳机固定在耳架上,耳套固定槽用于压耳的耳套安装,限位槽的内壁卡扣固定有固定圈,使两个固定架可固定在一起,包耳安装槽可用于包耳的耳套安装。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耳架的底部有所述拉伸槽,所述拉伸槽的内壁与所述拉伸板的外壁卡扣连接,所述拉伸板的一侧有所述连接槽。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耳架和拉伸板配合使用,耳调节耳架的长度,便于头戴。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中心处与所述连接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连接杆、连接座和固定连接板配合使用,起到辅助调节耳架的长度。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耳架的顶部有所述板槽,所述连接耳架的底部与所述卡扣耳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扣耳杆的外壁与所述卡扣槽的内壁卡扣连接,所述连接耳盘的顶部有所述卡扣槽。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连接耳架、卡扣耳杆和连接耳盘配合使用,可用于耳机与耳架的连接固定。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耳盘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外壳的另一侧与所述耳套安装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耳套安装壳的外壁有所述耳套安装槽,所述耳套安装壳的另一侧内壁与所述耳网的外壁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安装外壳、耳套安装壳和耳网配合使用,用于压耳防耳套安装,耳网可防止灰尘进入耳机的内部。

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耳套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所述耳套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耳套固定板的顶部有所述耳套固定槽,所述耳套固定板的外壁有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所述固定圈的外壁卡扣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固定架、耳套固定板和固定圈配合使用,便于耳套的替换,使包耳和压耳都能够使用。

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耳套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包耳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包耳安装架的外壁有所述包耳安装槽。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包耳安装架配合使用,便于包耳防耳套安装。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利用固定架、耳套固定板、固定圈和包耳安装架配合使用,两个固定架固定在安装槽内壁,然后用固定圈扣在两个固定架外壁的限位槽内,使两者进行固定,然后耳套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耳套安装架,包耳安装架的外壁有包耳安装槽,然后包耳安装槽和耳套固定槽配合,可用于安装包耳的耳套,便于不同耳套的替换,解决了耳套替换不便的问题。

21、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利用连接耳架、卡扣耳杆和连接耳盘耳架的底部固定有卡扣耳杆,卡扣耳杆卡扣固定在卡扣槽的内壁,使连接耳盘可对安装外壳进行固定,可固定耳机佩戴的耳套安装外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架(1)包括连接单元和耳套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架(1)的底部有所述拉伸槽(2),所述拉伸槽(2)的内壁与所述拉伸板(3)的外壁卡扣连接,所述拉伸板(3)的一侧有所述连接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中心处与所述连接座(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6)的底部与所述固定连接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7)的外壁与所述板槽(10)的内壁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架(8)的顶部有所述板槽(10),所述连接耳架(8)的底部与所述卡扣耳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扣耳杆(9)的外壁与所述卡扣槽(11)的内壁卡扣连接,所述连接耳盘(12)的顶部有所述卡扣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盘(1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外壳(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外壳(13)的另一侧与所述耳套安装壳(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耳套安装壳(14)的外壁有所述耳套安装槽(16),所述耳套安装壳(14)的另一侧内壁与所述耳网(15)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安装槽(16)的内壁与所述固定架(1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7)的顶部与所述耳套固定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耳套固定板(18)的顶部有所述耳套固定槽(19),所述耳套固定板(18)的外壁有所述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的内壁与所述固定圈(23)的外壁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固定板(18)的一侧与所述包耳安装架(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包耳安装架(21)的外壁有所述包耳安装槽(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架(1)包括连接单元和耳套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架(1)的底部有所述拉伸槽(2),所述拉伸槽(2)的内壁与所述拉伸板(3)的外壁卡扣连接,所述拉伸板(3)的一侧有所述连接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中心处与所述连接座(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6)的底部与所述固定连接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罩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7)的外壁与所述板槽(10)的内壁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架(8)的顶部有所述板槽(10),所述连接耳架(8)的底部与所述卡扣耳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扣耳杆(9)的外壁与所述卡扣槽(11)的内壁卡扣连接,所述连接耳盘(12)的顶部有所述卡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学曹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博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