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86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涉及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包括,机架;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打孔针;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打孔机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通过连接块固定在电源上;其中,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在打孔机构的下方,所述打孔针穿设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当所述打孔机构位于最高点时,所述打孔针的下端位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在通电时能有效快速的使打孔针的下端发热,而且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本身并不产生热量,使其使用更加觉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饰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


技术介绍

1、自动裁床是服装制造业的一种重要设备,其承担着服装裁剪工作。自动裁床在裁剪服装面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面料上打些小孔作为标记,这些打孔标记用作面料在缝制时的定位,比如衬衫领子两片面料的边需要平齐等工艺,就需要在两片面料上各打一个很小的孔用作对齐缝制的定位标识,且打的小孔不能影响到整片裁片的美观。现有技术的自动裁床的打孔器在对面料打小孔后,由于孔径小,而一些特殊的面料弹性大,使面料上打好的孔容易收缩回位,造成打孔无法辨识而失效。

2、中国专利文献2015100383662公开了一种自动裁床的热打孔机构,包括加热装置、压板、打孔针、马达、导向装置、支撑板、气缸、连接板和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固定板与所述自动裁床的机架固定,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马达与所述连接板固定,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导向装置的下端固定,所述打孔针的上端与所述马达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打孔针的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板的内孔并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孔内,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还包括传热套,所述传热套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孔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加热板,所述加热孔设在所述加热板上;所述隔热块为两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加热板的两侧,两块隔热块与所述导向装置的下端固定。

3、上述专利中的打孔针是通过加热装置将热量传导到传热套上从而再对打孔针进行加热,当其下移进行打孔时,加热装置也会随着下降并靠近待打孔的面料,由于其加热装置本身的温度较高,又是经常与易燃的面料接触,空气中一些飘散的面料纤维容易进入到加热装置以及中传热套内,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包括,

3、机架;

4、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打孔针;

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打孔机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

6、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通过连接块固定在电源上;

7、其中,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在打孔机构的下方,所述打孔针穿设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当所述打孔机构位于最高点时,所述打孔针的下端位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导磁性金属材质的打孔针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旋转电机带动打孔针转动,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打孔机构下降对工作台上的面料进行热打孔,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在通电时能有效快速的使打孔针的下端发热,而且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本身并不产生热量,使其使用更加的安全。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0、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丝杆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11、滑轨,所述滑轨竖直的安装在机架上;

12、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上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13、其中,所述滑动块与打孔机构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旋转能带动滑动块沿着滑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稳定的带动打孔机构进行移动。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16、陶瓷隔热管,所述陶瓷隔热管设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内侧;

17、其中,所述打孔针穿设在陶瓷隔热管内,所述陶瓷隔热管与打孔针同轴心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隔热管既能让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经过,还能有效的隔绝打孔针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传导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上,有效的保护了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延长使用寿命。

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20、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管状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下侧且套设在打孔针外侧,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下贯穿延伸的滑动槽;

21、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上端伸入至滑动槽内,所述防护管的上端与滑动槽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防护管的上端设有防止防护管脱离滑动槽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防护管的厚度设置,所述防护管的下端延伸至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下侧,所述防护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块穿过的缺口;

22、其中,所述固定套和防护管同轴心设置,所述滑动槽与限位块对应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管能有效的对打孔针进行包裹隔离,当旋转电机下移时能同时带动固定套和防护管下移,当防护管的下端与工作台上的面料接触时,旋转电机和固定套继续下移,防护管的上端逐渐伸入至滑动槽内,并通过弹簧将防护管的下端压紧在面料上,面料就不易发生滑动,使得打孔针在热打孔时打孔质量更好。

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管的下端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设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下侧,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供打孔针穿过的通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能有效的对打孔区域周围的面料进行压紧,使得打孔针在热打孔时打孔质量更好。

2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27、触压开关,所述触压开关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向下朝向滑动块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块移动到最高点时,就会按压触压开关使其导通发生信号,此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通电导通,使打孔针的下端发热;当滑动块带动打孔机构下移时,就会解除对触压开关的按压,此时触压开关断开,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断电,有效的保证了只用当打孔针的下端位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时才通电进行发热,使其更加的节能,避免不必要的发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13)的下端上设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设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4)的下侧,所述压板(17)上开设有供打孔针(3)穿过的通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床的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法兰茜姆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