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生态流量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水堰和堰板,其中堰板内侧表面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斗,且监测斗的底部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一端贯穿至堰板的外侧并连通有观察显色球,还包括:开设在堰板表面的固定槽,所述堰板内侧的后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借助水流的驱动结构;本技术具备自动清理功能,使得该装置能够在对水体流量监测过程中,借助水流动产生的动力,直接对该装置进水口处的滤网表面进行往复清理,进而使得杂质无法在滤网网孔处造成堵塞情况,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正常监测工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给工作人员的后续监测工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流量监测,具体为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流量监测为计算水体污染负荷是否超过环境容量和评价控制效果,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和排水量等,需对相应水体进行流量监测。根据排污总量评价排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时,一方面,可以结合企业的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对工艺过程和排污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大量新鲜水稀释排污水的弊端,有利于节水工作的进行。
2、经检索,一种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申请号:cn202021221155.5,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水堰中水位流量进行检测,在堰板上设置有进水管,当水位高于进水管的开口处时,水便会流入该装置内部,进而对监测人员进行提醒,该装置在进水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用于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但是杂质容易在滤网的表面堆积,进而造成滤网出现堵塞的情况,当杂质完全将滤网的网孔堵住后,会使得该装置无法进行监测工作,使得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使用工具对滤网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了监测人员的劳动量,而且在水堰周围进行清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水堰(1)和堰板(2),其中堰板(2)内侧表面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斗(3),且监测斗(3)的底部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一端贯穿至堰板(2)的外侧并连通有观察显色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槽(5)内壁后方并与往复螺杆(7)之间固定连接的旋转杆(61)、固定在旋转杆(61)表面后方的第一锥形齿轮(62)、啮合在第一锥形齿轮(62)一侧的第二锥形齿轮(63)、固定在第二锥形齿轮(63)远离第一锥形齿轮(62)一侧表面的安装杆(64)以及固定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水堰(1)和堰板(2),其中堰板(2)内侧表面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斗(3),且监测斗(3)的底部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一端贯穿至堰板(2)的外侧并连通有观察显色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槽(5)内壁后方并与往复螺杆(7)之间固定连接的旋转杆(61)、固定在旋转杆(61)表面后方的第一锥形齿轮(62)、啮合在第一锥形齿轮(62)一侧的第二锥形齿轮(63)、固定在第二锥形齿轮(63)远离第一锥形齿轮(62)一侧表面的安装杆(64)以及固定在安装杆(64)表面的固定板(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64)的表面套设有托举套管(13),且托举套管(13)与安装杆(6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托举套管(13)的底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的下方与堰板(2)的内侧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增稳,杨燕峰,俞婷,黄超,宋心献,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