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68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以聚酰亚胺PI、细菌纤维素BC和二氧化硅SiO<subgt;2</subgt;为原料,通过PI与BC共混、定向冷冻、冷冻干燥和热酰胺化制得PI/BC气凝胶,再通过SiO<subgt;2</subgt;的自主装,在PI/BC气凝胶孔隙中形成二级网络结构得到具有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疏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PBS;PI为阻燃材料;BC为柔性交联增强材料;SiO<subgt;2</subgt;为无机二级网络骨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酰亚胺前驱体PAA的制备;2,PI/a‑BC的制备;3,PI/BC/SiO<subgt;2</subgt;气凝胶的制备。一种基于隔热阻燃气凝胶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真空浸渍法制备得到PBS‑OD。PBS‑OD的相变温度为23.75‑33.59℃,相变潜热为229.66‑240.56J/g;热降解温度为172.26‑180.72℃,在800℃煅烧下的残碳量为9.23‑9.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级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相变材料的主要类型为有机相变材料,有机物自身具有可燃性,并且相变材料的基本相变性能需要在受热条件下体现,与此同时相变材料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建筑领域。因此,相变材料除了需要具备高储热性能,还需要具备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疏水性能。

2、针对相变材料的吸附量低导致的低潜热问题,可以采用孔隙大小合适的气凝胶材料作为封装载体进行改善。例如,现有技术1(sun,k.,et al.,photo-triggered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based composite phase-change materials withsuperio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capacit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2020.8(8):p.3445-3453.)利用蔗糖和碳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碳支撑材料,所得到的分层多孔结构的表面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PI、细菌纤维素BC和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PI与BC共混、定向冷冻、冷冻干燥和热酰胺化制得PI/BC气凝胶,再通过SiO2的自主装,在PI/BC气凝胶孔隙中形成二级网络结构得到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简称为PBS;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为,导热系数为0.0399-0.0447W/(m·k);最大热分解温度为234.56-238.66℃,最大热释放速率为23.9W/g,总热释放为2.7kJ/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pi、细菌纤维素bc和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pi与bc共混、定向冷冻、冷冻干燥和热酰胺化制得pi/bc气凝胶,再通过sio2的自主装,在pi/bc气凝胶孔隙中形成二级网络结构得到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的隔热阻燃气凝胶,简称为pbs;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为,导热系数为0.0399-0.0447w/(m·k);最大热分解温度为234.56-238.66℃,最大热释放速率为23.9w/g,总热释放为2.7kj/g。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隔热阻燃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能为,pbs与水的接触角为127.0-130.3°;所述力学性能为,最大压缩强度为25.24-26.32kpa。

4.一种聚酰亚胺/细菌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芝张峻豪徐广鹏回思樾何海智夏廷锋孙立贤徐芬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