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加密的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对称加密算法是建立在位方式的操作上,其具有高效快速的加密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是建立在数据函数的基础上,其利用公钥和私钥解决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缺点。但是非对称算法算法产生密钥的过程繁复,其运算代价较高,其相比于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处理耗时较长,其只能适用于对少量数据加密的场景。可见,现有技术对数据单独进行对称加密或者非对称加密处理,均无法获得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高安全性加密的效果,这降低了数据加密处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和系统,其基于待处理任务队列下属所有待处理任务各自的任务数据属性信息,判断待处理任务是否满足预设数据属性条件,并对不满足条件的待处理任务进行转换处理,保证待处理任务的数据可加密性;对待处理任务的任务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处理,以此生成加密任务数据包和对称密钥,再对其中的对称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6.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互补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丹,兰雨晴,崔晓雪,邢智涣,
申请(专利权)人: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