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332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技术属于地热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地热井本体,所述基座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加热板安装在加热箱的内侧底部,导热板安装在加热板的顶部,第二水泵安装在加热箱的顶部,第二水泵与第一连通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道,并通过第二连通管道相连接,进而通过加热板,可对导热板上的水源进行加热,而后通过启动第二水泵,将加热箱内的水源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输送至混水箱的内部,从而对混水箱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通过启动第三水泵将清水箱内的水源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输送至混水箱内,从而对混水箱内的水源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热井,具体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地热井是一种利用高温地热水所提供的地热能或来进行发电的节能装置,在中深层热能利用项目中,由于热泵进水温度有限制,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但热源井的出水温度时高时低,因此,为了保证热泵运行正常,必须控制进入热泵的水温高低,且地热井或者地热井使用一端时间后泥浆、岩屑等物质会对井壁和含水层造成堵塞,导致地热井产能降低。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能够通过增加的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可以解决在中深层热能利用项目中,由于热泵进水温度有限制,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但热源井的出水温度时高时低,因此,为了保证热泵运行正常,必须控制进入热泵的水温高低,且地热井或者地热井使用一端时间后泥浆、岩屑等物质会对井壁和含水层造成堵塞,导致地热井产能降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地热井本体,所述基座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

3、所述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包括混水箱、第一水泵、第一连通管道、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混水箱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混水箱的顶部,所述地热井本体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混水箱的顶部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混水箱的内壁,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的一侧,所述降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的另一侧。

4、作为本技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加热板、导热板、第二水泵和第二连通管道,所述加热箱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的一侧,所述加热板安装在所述加热箱的内侧底部,所述导热板安装在所述加热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安装在所述加热箱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相连接。

5、作为本技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清水箱、第三水泵和第三连通管道,所述清水箱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水泵安装在所述清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三水泵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连通管道,并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相连接。

6、作为本技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优选的,所述加热箱与所述清水箱均安装有进出水口,所述混水箱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道。

7、作为本技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加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8、作为本技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优选的,所述除垢组件包括防护套、驱动电机、驱动杆、支撑架、支撑臂和刮板,所述防护套套接在所述地热井本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防护套的内侧底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套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热井本体的内侧底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外壁,所述刮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加热箱安装在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混水箱的一侧,加热板安装在加热箱的内侧底部,导热板安装在加热板的顶部,第二水泵安装在加热箱的顶部,第二水泵与第一连通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道,并通过第二连通管道相连接,进而通过加热板,可对导热板上的水源进行加热,而后通过启动第二水泵,将加热箱内的水源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输送至混水箱的内部,从而对混水箱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

11、2、混水箱内部的水源温度较高时,因清水箱安装在基座的顶部,且相对于混水箱的另一侧,第三水泵安装在清水箱的顶部,第三水泵与第一连通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连通管道,并通过第三连通管道相连接,进而通过启动第三水泵将清水箱内的水源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输送至混水箱内,从而对混水箱内的水源进行降温。

12、3、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地热井本体的内侧底部,驱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顶部,支撑臂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驱动杆的外壁,刮板的一侧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而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杆带动支撑臂进行转动,当支撑臂进行转动后,可带动刮板对地热井的内壁进行除垢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地热井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6)包括加热箱(361)、加热板(362)、导热板(363)、第二水泵(364)和第二连通管道(365),所述加热箱(361)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31)的一侧,所述加热板(362)安装在所述加热箱(361)的内侧底部,所述导热板(363)安装在所述加热板(362)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364)安装在所述加热箱(361)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364)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3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连通管道(365),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36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37)包括清水箱(371)、第三水泵(372)和第三连通管道(373),所述清水箱(371)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水泵(372)安装在所述清水箱(371)的顶部,所述第三水泵(372)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3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连通管道(373),并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37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61)与所述清水箱(371)均安装有进出水口,所述混水箱(31)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泵(364)、第三水泵(372)、加热板(36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35)均与所述控制器(3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组件(38)包括防护套(381)、驱动电机(382)、驱动杆(383)、支撑架(384)、支撑臂(385)和刮板(386),所述防护套(381)套接在所述地热井本体(2)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382)安装在所述防护套(381)的内侧底部,所述驱动杆(383)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套(381)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电机(3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84)固定连接在所述地热井本体(2)的内侧底部,所述驱动杆(38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384)的顶部,所述支撑臂(385)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383)的外壁,所述刮板(386)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臂(38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地热井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地热井二次混水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6)包括加热箱(361)、加热板(362)、导热板(363)、第二水泵(364)和第二连通管道(365),所述加热箱(361)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31)的一侧,所述加热板(362)安装在所述加热箱(361)的内侧底部,所述导热板(363)安装在所述加热板(362)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364)安装在所述加热箱(361)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364)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3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连通管道(365),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36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井自动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37)包括清水箱(371)、第三水泵(372)和第三连通管道(373),所述清水箱(371)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且相对于所述混水箱(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水泵(372)安装在所述清水箱(371)的顶部,所述第三水泵(372)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3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连通管道(3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昊佳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