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运行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电源一致性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8112244537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1、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寻求可持续利用能源成为各个领域新的热点课题,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微电网在此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特征在于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系统受到干扰时,维持稳定的能力弱;电压等级低,系统阻抗小,在负荷变化和小规模故障时,电压波动剧烈;随机性强,可靠性差,有时还存在调控死区。当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传统电网,会给整个电网的规划、控制和保护带来一系列问题。
2、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供电的首要关键因素是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某个给定初始状态的电力系统在受到某种/某些干扰后重新获得平衡的能力。在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系统的整体惯量变小,单独/多重故障带来的影响比传统电网更加严重;由于分布式电源大多直接通过配电网给负荷供电,更需要考虑通过逆变器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分布式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电源一致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用于微电网功角、电压和频率的一致性控制,所述系统包括监督智能体(2)、通信智能体(3)、分布式电源智能体(4)、储能智能体(5)和负载调整智能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故障状态时,监督智能体(2)采集微电网公共耦合节点以及部分关键节点信息,辨识故障类型,计算相关控制参数,并将计算结果送至通信智能体(3)、储能智能体(5)和负载调整智能体(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智能体(3)接收监督智能体(2)发布的故障特征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电源一致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用于微电网功角、电压和频率的一致性控制,所述系统包括监督智能体(2)、通信智能体(3)、分布式电源智能体(4)、储能智能体(5)和负载调整智能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故障状态时,监督智能体(2)采集微电网公共耦合节点以及部分关键节点信息,辨识故障类型,计算相关控制参数,并将计算结果送至通信智能体(3)、储能智能体(5)和负载调整智能体(6)中。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攀锋,马志成,郑之艺,邵凯旋,李欣,钟浩,李世春,刘颂凯,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