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99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浮转台技术领域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安装有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的中心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有轴承转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制动框,所述制动框的内部通过弹性伸缩件连接有制动板,所述制动板的顶部设有与轴承转台底部制动槽相适配的制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气浮转台在进行钳制控制的动力基本来自于气压,若气浮转台内部气压不足或者是无气压时,钳制作用都会大大降低,导致气浮转台能够继续进行转动,控制的精准度差,且气浮转台在进行使用前,当气压不充足摩擦力较大的情况下仍可转动,容易对气浮轴承带来一定的磨损,影响构件精密度,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浮转台,具体是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


技术介绍

1、气浮转台是把转动平台在空气中悬浮起来,并可以稳定地高精度地旋转,这种悬浮效果是通过导入压缩空气来实现的,泄压的缝隙极小,保证了转动平台的悬浮,该结构具有高速度,高精确度,无摩擦力,无磨损,不需要润滑油,卓越的速度控制性能,无噪音等优点。

2、现有气浮转台在进行钳制控制的动力基本来自于气压,若气浮转台内部气压不足或者是无气压时,钳制作用都会大大降低,导致气浮转台能够继续进行转动,控制的精准度差,且气浮转台在进行使用前,当气压不充足摩擦力较大的情况下仍可转动,容易对气浮轴承带来一定的磨损,影响构件精密度,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内部安装有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定子(2)的中心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顶端设有轴承转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多组呈圆周等距安装在制动框(6)内部的伸缩弹簧(12),所述伸缩弹簧(12)的顶端连接有升降环(13),所述升降环(13)的顶部与制动板(7)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框(6)顶端的内圈开设有供升降环(13)上下移动的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内部安装有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定子(2)的中心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顶端设有轴承转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多组呈圆周等距安装在制动框(6)内部的伸缩弹簧(12),所述伸缩弹簧(12)的顶端连接有升降环(13),所述升降环(13)的顶部与制动板(7)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框(6)顶端的内圈开设有供升降环(13)上下移动的限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环(13)的底部焊接有定位杆(15),所述制动框(6)内腔的底部位于每组伸缩弹簧(12)的中心处均安装有定位管(16),所述定位杆(15)可在定位管(16)的内部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浮轴承支承的转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板(10)的底部和下浮板(11)的顶部均开设有可拼接的第一通道(17),上浮板(10)的内部设有连通轴承转台(5)和第一通道(17)的第一上气孔(18),所述下浮板(11)的内部设有连通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卫华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灵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