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82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翻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包括翻身床主体,翻身床主体的内壁设有第一翻转垫与第二翻转垫;更换机构,更换机构位于翻身床主体的内壁,用于为患者定时更换床单;按摩机构,用于辅助患者在长时间卧床后,进行适当的锻炼,通过护理人员控制遥控器,改变患者肢体与翻身床接触的位置,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出现褥疮等并发症,通过按摩机构在患者侧卧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拉伸,并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与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在更换机构的使用,使得患者使用的床单保持整洁,有利于患者使用的床单定时更换,减少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身装置,具体为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动翻身床是一种具有电动机械装置的床,用于帮助需要翻身或移动困难的人士进行床上活动。

2、通常由一个床架和一个电动机械系统组成,可以通过控制器或遥控器来控制床的运动,医护人员会在患者躺卧一段时间后,控制翻身床倾斜,使得患者在翻身床保持侧卧姿势并维持一段时间后,继续改变姿势,可以减轻患者身体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搬动患者的肢体,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床单,从而维持患者与翻身床的整体卫生,由于搬动患者的肢体,需要多人共同搬动,增加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协同搬动会产生不完全同步,使得患者感受到一定的疼痛感,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卧床休息,且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容易导致产生其他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包括翻身床主体,翻身床主体的内壁设有第一翻转垫与第二翻转垫;更换机构,更换机构位于翻身床主体的内壁,用于为患者定时更换床单;按摩机构,按摩机构位于翻身床主体的下端,用于辅助患者在长时间卧床后,进行适当的锻炼。

3、优选地,更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翻身床主体一侧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床单,第一床单与第一圆筒滑动连接,第一床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单,第二床单与翻身床主体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床单与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与翻身床主体转动连接,第二圆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皮带,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翻身床主体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件。

4、优选地,第一床单与第二床单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第一床单与第二床单的相邻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接。

5、优选地,第一圆筒的内壁开设有圆槽,第一床单与圆槽滑动连接。

6、优选地,传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皮带轮一侧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第一棘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棘轮,第二棘轮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第一转筒与翻身床主体转动连接,第二棘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转筒固定连接,第一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发条,第一转筒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连接绳,第一连接绳的一端与第一翻转垫固定连接。

7、优选地,按摩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翻转垫与第二翻转垫一端的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直板,直板与翻身床主体内壁固定连接,直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槽,凹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的表面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棘轮,第三棘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四棘轮,第四棘轮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筒,第二转筒与翻身床主体转动连接,第三棘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二转筒固定连接,第二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发条。

8、优选地,凹型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一排齿槽,转盘靠近齿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排列的圆柱,圆柱与齿槽啮合连接。

9、优选地,第四齿轮为不完全齿轮,第四齿轮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弧形齿轮,弧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第四齿轮固定连接。

10、优选地,第二转筒分为上半区与下半区,上半区与下半区均缠绕连接有第二连接绳,两个第二连接绳分别与第一翻转垫与第二翻转垫固定连接。

11、优选地,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均围绕第一翻转垫与第二翻转垫的一端做向上旋转运动,推板同时与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接触。

12、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护理人员控制遥控器,使得翻身床主体倾斜一段时间,并在一天内反复倾斜,保持患者在保持一种姿势一段时间后,改变患者肢体与翻身床接触的位置,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出现褥疮等并发症,通过按摩机构在患者侧卧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拉伸,有利于患者在康复后,更好的在地面行走,并减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腿部肌肉萎缩与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出现,更换机构的使用,使得患者使用的床单保持整洁,并减少医护人员搬动患者的肢体来更换床单的工作量,减少患者在被搬动产生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使用的床单定时更换,减少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在翻身床主体(1)一侧的第一圆筒(40),所述第一圆筒(4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41),所述圆杆(4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床单(42),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一圆筒(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床单(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单(43),所述第二床单(43)与翻身床主体(1)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床单(43)与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圆筒(44),所述第二圆筒(44)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筒(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5),所述第一皮带轮(4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皮带(46),所述皮带(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7),所述第二皮带轮(47)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4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件(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二床单(4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49)与魔术母贴(410),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二床单(43)的相邻魔术子贴(49)与魔术母贴(410)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40)的内壁开设有圆槽(411),所述第一床单(42)与圆槽(41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皮带轮(47)一侧的第一齿轮(412),所述第一齿轮(412)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413),所述第二齿轮(4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414),所述第一棘轮(4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棘轮(415),所述第二棘轮(4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16),所述第一滑杆(4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417),所述第一转筒(417)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棘轮(4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8),所述第一弹簧(418)与第一转筒(4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筒(4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发条(419),所述第一转筒(417)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连接绳(420),所述第一连接绳(420)的一端与第一翻转垫(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翻转垫(2)与第二翻转垫(3)一端的第一倾斜板(50)与第二倾斜板(51),所述第一倾斜板(50)与第二倾斜板(51)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直板(52),所述直板(52)与翻身床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直板(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53),所述推板(5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槽(54),所述凹型槽(5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盘(55),所述转盘(5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56),所述蜗轮(56)的表面啮合有蜗杆(57),所述蜗杆(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8),所述第三齿轮(58)的表面啮合有第四齿轮(59),所述第四齿轮(5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棘轮(510),所述第三棘轮(5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四棘轮(511),所述第四棘轮(5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512),所述第二滑杆(5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筒(513),所述第二转筒(513)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棘轮(5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4),所述第二弹簧(514)与第二转筒(5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筒(5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发条(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54)的内壁两侧均设有一排齿槽(516),所述转盘(55)靠近齿槽(5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排列的圆柱(517),所述圆柱(517)与齿槽(516)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59)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第四齿轮(5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弧形齿轮(518),所述弧形齿轮(5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19),所述第三弹簧(519)与第四齿轮(59)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筒(513)分为上半区与下半区,所述上半区与下半区均缠绕连接有第二连接绳(520),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520)分别与第一翻转垫(2)与第二翻转垫(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50)与第二倾斜板(51)均围绕第一翻转垫(2)与第二翻转垫(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在翻身床主体(1)一侧的第一圆筒(40),所述第一圆筒(4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41),所述圆杆(4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床单(42),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一圆筒(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床单(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床单(43),所述第二床单(43)与翻身床主体(1)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床单(43)与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圆筒(44),所述第二圆筒(44)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筒(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5),所述第一皮带轮(4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皮带(46),所述皮带(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7),所述第二皮带轮(47)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4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件(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二床单(4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49)与魔术母贴(410),所述第一床单(42)与第二床单(43)的相邻魔术子贴(49)与魔术母贴(410)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40)的内壁开设有圆槽(411),所述第一床单(42)与圆槽(41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卧床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皮带轮(47)一侧的第一齿轮(412),所述第一齿轮(412)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413),所述第二齿轮(4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414),所述第一棘轮(4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棘轮(415),所述第二棘轮(4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16),所述第一滑杆(4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417),所述第一转筒(417)与翻身床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棘轮(4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8),所述第一弹簧(418)与第一转筒(4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筒(4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发条(419),所述第一转筒(417)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连接绳(420),所述第一连接绳(420)的一端与第一翻转垫(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梦媛翟琴曹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