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66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板,监测板的内部开设有穿孔、限位孔和驱动腔,穿孔和限位孔相连通,限位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腔的内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螺纹杆的表面器位于限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延伸至穿孔内,监测板的内部设置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内连接有第二锥齿轮;通过颅内压用压力传感器进而得知颅内压信息,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当颅内压高于或低于所设阈值时启动双向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不断啮合令螺纹杆进行转动,固定板带动引流球和引流袋进行升降变化,以缓解颅内压至适宜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脑压,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以侧卧位时颅脑脊液压力为代表。穿刺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以测压管或压力表测出的读数,即为临床的颅内压力。这一压力与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接近,故临床上都用后一压力为代表。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此压力比平卧位时侧脑室的最高点要高。

2、中国专利网中公开了“一种颅内压监测仪”,公开号为cn104274170b,包括引流管和监测显示器,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端设有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端附近外部套有充气气囊一,所述引流管外套有可沿所述引流管滑动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硬质上下滑动管,所述硬质上下滑动管外套有充气气囊二,所述充气气囊二与所述硬质上下滑动管之间设有硬质上下滑动管固定销,所述充气气囊一、所述充气气囊二分别与两个充气导管连接,所述两个充气导管分别与弹簧单向阀连接;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腔和测压腔,所述引流腔的端部与引流支管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测压腔的端部与测压支管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测压支管接头与所述监测显示器通过压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监测显示器侧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线盒、电源线盒、显示屏,所述监测显示器顶部设有弹簧提手,所述压力传感器线盒和所述电源线盒内分别设有缠绕导线柱和插孔,所述压力传感器线盒和所述电源线盒外分别设有透明盒盖。能够避免补液阀长时间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当灌装机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并触碰到第三液位探头的底部后,控制器控制补液阀关闭,防止贮液槽内的液体溢出,如果碰到第三液位探头出故障的情况,报警器便会发出报警警报,同时将多余的物料暂时存储在溢流槽内,能有效避免物料的浪费及故障的发生,保证了灌装质量。

3、由于引流袋高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引流压力不足,不利于引流,脑脊液无法顺利排出,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引流袋高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快,使颅内压骤降,基于此可在颅内压监测过程中调节引流袋高度以调节颅内压至适宜区间内,现有技术中大多单一实现颅内压的监测无法对颅内压进行调节,而部分实现颅内压调节结构,但尺寸偏大功能单一,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专利技术人认识到颅内压监测过程中调节引流袋高度以调节颅内压至适宜区间内,现有技术中大多单一实现颅内压的监测无法对颅内压进行调节,而部分实现颅内压调节结构,但尺寸偏大功能单一,不利于推广使用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包括:

3、监测板,所述监测板的内部开设有穿孔、限位孔和驱动腔,所述穿孔和所述限位孔相连通,所述限位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穿孔内,所述监测板的内部设置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内设置有卡板;

4、负压引流组件,所述负压引流组件包括负压引流球,所述卡板能够对所述负压引流球进行固定,所述负压引流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袋,所述第二引流管上设置有颅内压用压力传感器;

5、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器和通信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通信器电连接,所述颅内压用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双向电机均与所述通信器通信连接。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监测组件,所述水平监测组件包括透明窗、左侧压力传感器、右侧压力传感器、左侧提示灯、右侧提示灯和控制器,所述透明窗和所述监测板限制出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水平液,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监测板内,且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水平液的上方,所述左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左侧,所述右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右侧,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左侧提示灯和所述右侧提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器通信连接。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厘米刻度线,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汞柱刻度线。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电机采用带有编码器功能的所述双向电机或所述双向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上开设有悬挂孔,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卡板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悬挂孔与所述挂钩相匹配。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板的背面以所述监测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挤压板采用弹性材质。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板的背面以所述监测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挤压板采用弹性材质。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套和密封垫,所述弹性套的左侧和所述密封垫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弹性套和所述密封垫均套设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表面,所述密封垫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弹性套的外部涂设有黏胶层,所述黏胶层的表面涂设有隔膜层。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指示线。

14、包括上述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以下步骤:

15、取出所述监测板置于适宜位置,根据实际安装位置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当需要固定于床架或输液架时,此时两侧所述挤压板之间间距小于床架或输液架内径尺寸,在弹力作用通过所述挤压板将所述监测板固定于适宜位置,而当需要固定于设定平面时,此时转动所述螺纹柱进而调整所述吸盘位置,通过所述吸盘固定于设定平面;

16、其中在安装过程中当所述监测板处于倾斜状态时,此时所述水平液也会随着所述监测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所述水平液倾斜状态会对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或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进行挤压,通过所述控制器令相对应的所述左侧提示灯或所述右侧提示灯发出光亮,以提示医护人员监测板状态,其中对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或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大小变化,会通过控制器直接通过所述左侧提示灯或所述右侧提示灯通过亮度强弱进行显示,以便于医护人员得知倾斜状态;

17、将引流器通过卡板固定于固定板上,将所述第一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引流袋通过所述悬挂孔挂至所述挂钩处,所述第二引流管插装于患者置于颅部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监测组件,所述水平监测组件包括透明窗、左侧压力传感器、右侧压力传感器、左侧提示灯、右侧提示灯和控制器,所述透明窗和所述监测板限制出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水平液,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监测板内,且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水平液的上方,所述左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左侧,所述右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右侧,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左侧提示灯和所述右侧提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厘米刻度线,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汞柱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电机采用带有编码器功能的所述双向电机或所述双向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上开设有悬挂孔,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卡板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悬挂孔与所述挂钩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的背面以所述监测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挤压板采用弹性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螺纹空心筒,所述螺纹空心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监测板的背面设置有吸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套和密封垫,所述弹性套的左侧和所述密封垫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弹性套和所述密封垫均套设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表面,所述密封垫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弹性套的外部涂设有黏胶层,所述黏胶层的表面涂设有隔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指示线。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9中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监测组件,所述水平监测组件包括透明窗、左侧压力传感器、右侧压力传感器、左侧提示灯、右侧提示灯和控制器,所述透明窗和所述监测板限制出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水平液,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监测板内,且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水平液的上方,所述左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左侧,所述右侧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右侧,所述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左侧提示灯和所述右侧提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一侧设置有厘米刻度线,所述监测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汞柱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电机采用带有编码器功能的所述双向电机或所述双向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内压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闫若辰衡建华张少松尹丰王希田冯衡沈健李燕青王雷峰
申请(专利权)人:拜赛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