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63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仓,净化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水体输入管,所述净化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排出管,所述净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板,所述第一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板,所述净化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净化仓的左侧设置有净化辅助结构。该水体净化装置水体,通过净化辅助结构使过滤物进一步与水体相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颇有争议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只而多采竹筏渡过的,另一个定义则是可以让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况下安全横过,或者水浅得阳光能够直达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

2、在公园、工厂内,多设置有池塘,里面会养殖一些鱼,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水体的自清洁能力不足,容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藻体生长过多,影响池塘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水体净化装置,具备了净化水体,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等优点。

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仓,净化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水体输入管,所述净化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排出管,所述净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板,所述第一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板,所述净化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净化仓的左侧设置有净化辅助结构;

3、所述净化辅助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净化仓左侧的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净化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正面与背面均啮合有从动齿轮,前后两侧所述从动齿轮的圆心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杆,前后两侧所述从动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

4、进一步,所述水体输入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呈横向等距分布,所述溢流排出管位于水体输入管的上方。

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体输入管用于向净化仓的内部输入需要净化的水体,通过溢流排出管避免水从净化仓的内侧溢出。

6、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的右侧与净化仓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网的左侧与净化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挡网的高度与第一隔板的高度相等。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水体中的漂浮物能被挡网阻挡。

8、进一步,所述第一分板的底部与净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板与净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分板的背面与净化仓的内后侧壁固定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净化仓内净化部件的稳定性提高。

10、进一步,所述第二隔板的左侧与净化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的右侧与净化仓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的底部与净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的高度与第一隔板的高度相等。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第二隔板安装的稳定性。

12、进一步,所述第一分板左侧的空间为第一过滤物放置格,且第一分板右侧的空间为第二过滤物放置格,所述第二分板右侧的空间为第三过滤物放置格,所述第一过滤物放置格、第二过滤物放置格以及第三过滤物放置格的内侧均放置有过滤物。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体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物放置格、第二过滤物放置格和第三过滤物放置格,走s型,有利于水体充分穿过过滤物。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分板的内侧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左侧与第一过滤物放置格相连通,且通口的右侧与第二过滤物放置格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前侧与第二过滤物放置格相连通,且连接口的后侧与第三过滤物放置格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板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右侧与第三过滤物放置格相连通。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口、连接口以及出水口用于水体的流动。

16、进一步,所述转杆的右端贯穿净化仓的左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物放置格的内侧与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前侧所述从动杆的左端贯穿净化仓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第二过滤物放置格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二搅拌叶固定连接,后侧所述从动杆的左端贯穿净化仓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第三过滤物放置格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二搅拌叶固定连接。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有利于使过滤物与水体进一步接触,进而提高过滤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水体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水体通过水体输入管进入到净化仓的内侧后,被挡网挡下漂浮物,随后水体依次进入第一过滤物放置格、第二过滤物放置格和第三过滤物放置格,从而与过滤物相接触进行过滤,同时通过净化辅助结构使过滤物进一步与水体相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仓(1),其特征在于:净化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水体输入管(2),所述净化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排出管(3),所述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网(5),所述第一隔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板(6),所述第一分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二隔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板(8),所述净化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净化仓(1)的左侧设置有净化辅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输入管(2)的数量为三个且呈横向等距分布,所述溢流排出管(3)位于水体输入管(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的右侧与净化仓(1)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网(5)的左侧与净化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挡网(5)的高度与第一隔板(4)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板(6)的底部与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板(8)与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分板(8)的背面与净化仓(1)的内后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7)的左侧与净化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7)的右侧与净化仓(1)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7)的底部与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7)的高度与第一隔板(4)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板(6)左侧的空间为第一过滤物放置格(23),且第一分板(6)右侧的空间为第二过滤物放置格(24),所述第二分板(8)右侧的空间为第三过滤物放置格(25),所述第一过滤物放置格(23)、第二过滤物放置格(24)以及第三过滤物放置格(25)的内侧均放置有过滤物(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板(6)的内侧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左侧与第一过滤物放置格(23)相连通,且通口的右侧与第二过滤物放置格(24)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7)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前侧与第二过滤物放置格(24)相连通,且连接口的后侧与第三过滤物放置格(25)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板(8)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右侧与第三过滤物放置格(25)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4)的右端贯穿净化仓(1)的左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物放置格(23)的内侧与第一搅拌叶(15)固定连接,前侧所述从动杆(21)的左端贯穿净化仓(1)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第二过滤物放置格(24)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二搅拌叶(22)固定连接,后侧所述从动杆(21)的左端贯穿净化仓(1)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第三过滤物放置格(25)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二搅拌叶(2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仓(1),其特征在于:净化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水体输入管(2),所述净化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排出管(3),所述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网(5),所述第一隔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板(6),所述第一分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二隔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板(8),所述净化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净化仓(1)的左侧设置有净化辅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输入管(2)的数量为三个且呈横向等距分布,所述溢流排出管(3)位于水体输入管(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的右侧与净化仓(1)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网(5)的左侧与净化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挡网(5)的高度与第一隔板(4)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板(6)的底部与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板(8)与净化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分板(8)的背面与净化仓(1)的内后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7)的左侧与净化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隔板(7)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泉马骏姜莉莉卫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燕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