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261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涉及电气参数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和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包括Spark流式计算实时处理监测数据模块、MQ缓存监测数据模块以及Hbase存储监测数据模块,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条形口,每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位于安装板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告警模型的计算公式对采集的监测数据实时计算,记录超阈值数据集,再从数据集发生的连续性进行分析,记录符合连续性规则的数据集并记录告警信息,最后根据告警发送规则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告警,有效避免了客户设备异常情况告警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参数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


技术介绍

1、智能监测告警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气参数实时监测分析、判断并推送告警消息的技术,智能监测告警过程由数据采集、传输、解析、存储、分析、告警组成,实现运维人员对异常运行设备的及时介入,降低电气故障损失,在配电房运维、光伏运维、储能运维等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智能监测告警的推广应用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是告警的准确性,由于采集数据的瞬时情况无法真实反应是的实际情况,在没有合理分析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导致频繁误告警,大大增加了运维成本,如何保证告警的准确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目前,大多数软件厂家针对监测告警的解决方案是:直接采用监测设备本身的告警数据或利用监测设备的告警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实现对客户设备异常情况告警。这些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告警数据依赖监测设备的告警模型,在价格实惠的监测终端上可实现的告警范围及计算能力有限,如需根据实际定制告警模型,势必增加监测终端采购成本,无法在运维场景中广泛推广;2.监测终端厂家根据通用的场景建立告警模型,往往只是对实时值的越限告警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后的告警,容易产生不符合代维业务场景的误告警;3.告警模型的优化受限于监测设备,无法快速地、自由地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告警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解决了采用监测设备本身的告警数据或利用监测设备的告警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实现对客户设备异常情况告警的缺陷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包括安装板和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包括spark流式计算实时处理监测数据模块、mq缓存监测数据模块以及hbase存储监测数据模块,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条形口,每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位于安装板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所述监测设备本体卡接设置于四个l形卡板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的第一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杆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滑块,所述丝杆的杆壁转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滑块与丝杆的杆壁螺纹套接,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对应的驱动杆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杆、第一锥齿轮和四个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转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且与第一锥齿轮固定套接,四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丝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转杆的杆壁,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且与蜗轮啮合连接。

8、优选的,位于上方的两个l形卡板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垫,每个所述防滑胶垫均与监测设备本体的表面接触连接。

9、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贯穿至安装板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摇把。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螺栓。

1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的告警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2、安装过程:

13、将监测设备本体放置于四个l形卡板之间并与安装板的表面贴合,转动摇把,摇把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四个第二锥齿轮同步转动,四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分别驱动对应的丝杆转动,每个丝杆转动的过程中分别驱动对应的滑块移动,每个滑块移动的过程中分别驱动对应的l形卡板移动,从而实现对监测设备本体的卡接固定,在对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后接入待监测电路,

14、监测过程:

15、s1:数据传输及解析,监测数据通过mq缓存监测数据模块的mqtt协议进行传输及解析,mqtt协议有简单、轻量、易于实现的特点,适合代维业务场景下的监测告警应用。

16、s2:数据存储,监测数据采用api、rabbitmq共享数据并通过hbase列存储特性与mysq l数据库事务处理特性,对监测业务数据自动采用hbase存储,对汇总分析数据自动采用mysq l存储,实现了tb级监测数据实时入库处理。

17、s3:数据分析,首先建立告警模型,按业务需求对监测指标项进行阈值配置并实时更新到系统中,每个指标作为监控的子模块连续运行;采用spark流式计算处理技术实时处理监测数据,将每一条从终端获取的数据分别推送至各指标告警子模块进行实时分析:

18、对于非连续性指标(如:停电)一旦触发,即马上发出告警信息到业务系统;

19、对于连续性指标(如:超负载、超电压等),采用连续记录的方式将异常信息进行存储,首次触发异常异常时,记录发生异常的时间,同时标记触发异常的次数为一,指标子模块持续监控该终端的监测数据,以时间作为维度判断下一次获取的数据是否再次触发异常,若再次触发异常,则异常次数加一,同时更新异常时长,当异常的次数或时长超过指标预警的阈值时,即发出告警信息到业务系统,当告警模型收到业务系统发回的确认信息后,将该设备此次的异常信息进行历史归档并将标记的异常次数重置为零,继续下一次异常监控。

20、通过以上的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与精准告警模型相结合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如:超负载、超电压、缺相、欠电压、月功率因数不及格、谐波电压总畸变率超标、周功率因数下降、周功率因数不及格、超负载月度等告警预警及分析。

21、s4:实时告警,经过数据计算分析将达到告警条件的告警数据通过消息队列发送到业务系统。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3、本专利技术,根据告警模型的计算公式对采集的监测数据实时计算,记录超阈值数据集,再从数据集发生的连续性进行分析,记录符合连续性规则的数据集并记录告警信息,最后根据告警发送规则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告警,有效避免了客户设备异常情况告警的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包括安装板(1)和监测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本体(2)包括Spark流式计算实时处理监测数据模块、MQ缓存监测数据模块以及Hbase存储监测数据模块,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条形口,每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驱动杆(3),每个所述驱动杆(3)位于安装板(1)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4),所述监测设备本体(2)卡接设置于四个L形卡板(4)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的第一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杆(3)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丝杆(5)和滑块(6),所述丝杆(5)的杆壁转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均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滑块(6)与丝杆(5)的杆壁螺纹套接,所述滑块(6)的一侧与对应的驱动杆(3)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杆(9)、第一锥齿轮(10)和四个第二锥齿轮(11),所述转杆(9)转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且与第一锥齿轮(10)固定套接,四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1)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丝杆(5)的一端,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1)均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蜗轮(12)和蜗杆(13),所述蜗轮(12)固定套设于转杆(9)的杆壁,所述蜗杆(13)转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且与蜗轮(12)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两个L形卡板(4)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垫(14),每个所述防滑胶垫(14)均与监测设备本体(2)的表面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3)的一端贯穿至安装板(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摇把(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螺栓(16)。

8.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及告警方法的告警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包括安装板(1)和监测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本体(2)包括spark流式计算实时处理监测数据模块、mq缓存监测数据模块以及hbase存储监测数据模块,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条形口,每个所述条形口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驱动杆(3),每个所述驱动杆(3)位于安装板(1)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4),所述监测设备本体(2)卡接设置于四个l形卡板(4)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的第一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杆(3)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丝杆(5)和滑块(6),所述丝杆(5)的杆壁转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均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滑块(6)与丝杆(5)的杆壁螺纹套接,所述滑块(6)的一侧与对应的驱动杆(3)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告警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伟周亮军陈莉邹永良宋明杰张威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