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52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隔板,所述充电槽通过多块隔板分隔为多个电池腔,多个所述电池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正极金属接触片,多个所述电池腔底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轨,多个所述金属导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负极金属接触片。本技术的电池充电器的充电槽通过柔性弹簧和金属导轨的配合控制负极金属接触片的移动,能够自适应兼容不同尺寸的电池充电,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属于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为循环使用电池,当电池放电完成后,可通过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再使用操作,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种类繁多。

2、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充电器只能够针对单一型号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实用性较差,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螺丝固定,生产工艺复杂且影响美观,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隔板,所述充电槽通过多块隔板分隔为多个电池腔,多个所述电池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正极金属接触片,多个所述电池腔底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轨,多个所述金属导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2)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7),所述充电槽(7)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隔板(8),所述充电槽(7)通过多块隔板(8)分隔为多个电池腔,多个所述电池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正极金属接触片(9),多个所述电池腔底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轨(11),多个所述金属导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负极金属接触片(10),所述凹槽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柔性弹簧(12),所述柔性弹簧(12)的一端与负极金属接触片(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智能识别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2)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7),所述充电槽(7)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隔板(8),所述充电槽(7)通过多块隔板(8)分隔为多个电池腔,多个所述电池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正极金属接触片(9),多个所述电池腔底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导轨(11),多个所述金属导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负极金属接触片(10),所述凹槽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柔性弹簧(12),所述柔性弹簧(12)的一端与负极金属接触片(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type-c接口(4),所述上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pcb组件(3),所述pcb组件(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mcu控制器,所述pcb组件(3)通过type-c接口(4)连接电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科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