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37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第一开孔;金属框,用于容纳光源和导光板;金属框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位于第一开孔内且与第一开孔的边缘具有间距;沿第一方向,即垂直于第一侧面且由第一侧面指向第二侧面的方向上,环形侧壁与第一开孔的边缘的间距由第一间距逐渐减小至第二间距,再逐渐增大至第三间距。通过适当调整第一开孔边缘各部位与金属框的环形侧壁的间距,可以降低由导光板侧壁出射至环形侧壁的光线的强度,即降低环形侧壁反射的光线的强度,从而避免出现显示装置的开孔位置周围的出光亮度与显示区域其他部位的光线亮度不均的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全面屏显示技术以其具有极大屏占比和极窄边框的优势,与常规显示屏相比,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观看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采用全面屏显示技术的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显示装置中,为了实现自拍及可视通话等功能,通常会在显示区域内设置前置摄像头等器件,目前的主流方案为在显示区域开孔来放置摄像头。

2、上述显示区域内的开孔会贯穿背光模组中的多个膜层结构,而通常显示装置中会设置金属框用以承载背光模组,该金属框的部分侧壁会延伸至开孔区域中,前置摄像头被该部分侧壁环绕,光源出射的光线入射至该部分侧壁后发生反射,可能会导致开孔区域附近的出光亮度与显示区域其他部位的出光亮度不同,而为了提升显示亮度,显示装置中通常还会设置增亮棱镜等结构,从金属框侧壁反射的光线会从增亮棱镜侧壁入射并从棱镜结构出射,在垂直于上层增亮棱镜方向大视角可以观察到彗星拖尾状光线,影响显示装置开孔区域附近出射光线的均一性,导致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亮棱镜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增亮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二棱镜层位于所述第一棱镜层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用于将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向所述增亮棱镜组所在的方向出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

5.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亮棱镜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增亮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二棱镜层位于所述第一棱镜层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用于将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向所述增亮棱镜组所在的方向出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东贾玉岭朱福安罗振华吴建武李卅孙兴盼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