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27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吸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吸收设备二氧化碳吸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存储有吸收液的吸收箱,所述吸收箱包括的上端设置有箱盖,通过设置布气头,吸收液可以快还吸收气体内的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吸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推动了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二氧化碳吸收装置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可以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

2、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大多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在吸收二氧化碳时,将气体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附后排出。

3、这种设备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有效的吸收,但是,这种设备存在二气化碳吸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吸收设备二氧化碳吸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3、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存储有吸收液的吸收箱,所述吸收箱包括的上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闭合所述吸收箱,所述箱盖设置有与所述吸收箱相通的排气管,所述箱盖还设置有向所述吸收箱内加注吸收液的加液嘴,所述加液嘴设置有单向阀;

4、所述吸收箱内设置有布气组件,所述布气组件包括布气头和设置于所述布气头的进气管,所述箱盖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吸收箱;

5、所述箱盖还设置有搅拌所述吸收箱内吸收液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进气管外的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上端通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吸收箱,所述箱盖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管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管延伸至所述吸收箱内的部分设置有搅拌叶。

6、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吸附块,进入所述排气管内的气体被所述吸附块吸附后排出。

7、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块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搭接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

8、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驱动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设置有支撑所述驱动管的推力轴承,所述驱动管的下端与所述推力轴承的上端接触。

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管与所述通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驱动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置有轴承。

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管的从动齿轮,所述箱盖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11、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箱盖远离所述吸收箱的一侧,所述吸收箱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2、作为优选,所述布气头与所述进气管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布气头与所述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布气头均布有布气孔。

13、作为优选,所述布气孔设置于所述布气头的下方,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布气头的上方。

14、作为优选,所述吸收箱包括底壁,所述布气头与所述底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布气头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布气头为一体式结构。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设置布气头,布气头可以将进气管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于吸收箱内,使进入吸收箱内的气体与吸收液有效地接触,吸收液可以快还吸收气体内的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17、2、通过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搅拌吸收箱内的吸收液,气体与吸收液接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18、3、通过设置驱动管,驱动管套设于进气管外,并且,进气管和驱动管均通过通孔延伸至箱盖,进气管和布气头均位于吸收箱内,进入吸收箱内的气体被吸收液吸收后由排气管排出,通孔可以被密封也可以不被密封,因此,使得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不易泄漏,易于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吸收液的吸收箱(1),所述吸收箱(1)包括的上端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盖(2)闭合所述吸收箱(1),所述箱盖(2)设置有与所述吸收箱(1)相通的排气管(21),所述箱盖(2)还设置有向所述吸收箱(1)内加注吸收液的加液嘴(22),所述加液嘴(22)设置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1)内设置有吸附块(5),进入所述排气管(21)内的气体被所述吸附块(5)吸附后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5)设置有定位架(51),所述定位架(51)搭接于所述排气管(21)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2)与所述驱动管(41)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32)设置有支撑所述驱动管(41)的推力轴承(321),所述驱动管(41)的下端与所述推力轴承(321)的上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41)与所述通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驱动管(41)与所述进气管(32)之间设置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管(41)的从动齿轮(411),所述箱盖(2)设置有电机(43),所述电机(43)的输出轴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411)啮合的主动齿轮(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3)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箱盖(2)远离所述吸收箱(1)的一侧,所述吸收箱(1)与所述箱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头(31)与所述进气管(3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布气头(31)与所述进气管(32)同轴设置,所述布气头(31)均布有布气孔(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孔(311)设置于所述布气头(31)的下方,所述搅拌叶(42)位于所述布气头(31)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1)包括底壁,所述布气头(31)与所述底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布气头(31)的支脚(312),所述支脚(312)与所述布气头(31)为一体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吸收液的吸收箱(1),所述吸收箱(1)包括的上端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盖(2)闭合所述吸收箱(1),所述箱盖(2)设置有与所述吸收箱(1)相通的排气管(21),所述箱盖(2)还设置有向所述吸收箱(1)内加注吸收液的加液嘴(22),所述加液嘴(22)设置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1)内设置有吸附块(5),进入所述排气管(21)内的气体被所述吸附块(5)吸附后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5)设置有定位架(51),所述定位架(51)搭接于所述排气管(21)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2)与所述驱动管(41)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32)设置有支撑所述驱动管(41)的推力轴承(321),所述驱动管(41)的下端与所述推力轴承(321)的上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41)与所述通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驱动管(41)与所述进气管(32)之间设置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少良邵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程润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