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274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板组件,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压板和绝缘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防扭机构,所述防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上的沉槽和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抗扭柱,所述抗扭柱一端插入所述沉槽内以阻止所述压板与所述绝缘板相对转动,所述沉槽位于所述压板边缘处。沉槽位于所述压板边缘处,其与极柱距离较远,极柱在焊接时,热量传递到沉槽时损失较大,焊接余热无法造成沉槽被焊穿,提高了零件焊接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绝缘板组件的改进。


技术介绍

1、在锂电池的电芯结构中,绝缘板起到重要作用,它需要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扭性能。设计一个既能起到绝缘作用也能为极柱提供极大抗扭强度的绝缘板,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盖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6312957u,在2017年7月7日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第一连接片以及连接件,其中顶盖片设有多个凸部,至少有一对凸部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连接件的下表面设有与顶盖片的各凸部对应配合的凹部;连接件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至少有一对凸起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第一连接片设有与连接件的各凸起对应配合的环形挡圈。通过至少有一对凸部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顶盖片在该直线方向上将相对第一极柱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尺寸来设置所述至少一对凸部,进而能将所述至少一对凸部制得更大且更远离第一极柱,从而为第一极柱提供更强的抗扭转性能。上述技术专利中,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凸部和在第一连接片上设置凹部,两者配合连接来增加大抗扭能力,但是由于第一连接片上凹部处板厚较薄,且距离铆钉极柱较近,在极柱焊接固定时,凹部处极易受热被焊穿,导致零部件损毁。而且也不能通过减少凹部的深度来增加凹部处连接件板厚,这样会导致抗扭转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第一连接片(压板)上凹部容易焊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缘板组件,通过将凹部处设置在第一连接片(压板)边缘来解决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绝缘板组件,包括压板和绝缘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防扭机构,所述防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上的沉槽和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抗扭柱,所述抗扭柱一端插入所述沉槽内以阻止所述压板与所述绝缘板相对转动,所述沉槽位于所述压板边缘处。沉槽位于所述压板边缘处,其与极柱距离较远,极柱在焊接固定时,热量传递到沉槽位置处时损失较大,焊接的余热无法使沉槽被焊穿,有效提高了零部件焊接良率。

6、优选的,所述沉槽为位于所述压板外轮廓处的缺口。缺口位于外轮廓的边角处,在整个压板平面上,此位置距离压板中心最远,焊接热量对其影响最小。其次,相比于截面为圆形沉槽,缺口形状的沉槽截面面积更小,使得压板上因沉槽所造成薄板面积更小,更加不容易被焊穿。

7、优选的,所述压板为多边形板状体,其每个边角处设有一个所述沉槽,每个所述沉槽在所述绝缘板对应位置固定一个所述抗扭柱。每个边角处设置一个沉槽和对应的抗扭柱,能有效提高抗扭能力,而且在将压板放置在绝缘板上时不用刻意去将两者对齐,提高装配效率,也能避免压板装反。

8、优选的,所述抗扭柱为半弧形凸起柱,其截面形状与之对应连接的所述沉槽开口形状一致。抗扭柱为半弧形凸起柱,能够提高抗扭柱的抗扭强度,并且减少抗扭柱与沉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两者装配的便利性。

9、优选的,所述绝缘板的外周上一体连接着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开口形状与所述压板外轮廓适配,以使所述压板可放置入所述环形挡圈中。由于压板通常为具有棱角的多边形,因此环形挡圈与压板外圈之间互相限制旋转方向自由度,从而对提高压板抗扭强度起到辅助作用。

10、优选的,包括与所述绝缘板底部连接的基板,所述绝缘板面向所述基板一侧平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基板上的定位槽配合,定位所述绝缘板。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两个定位槽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三中心孔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12、优选的,所述绝缘板底部的第二中心孔的圆周上同轴固定着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外圈端部具有倒角。导向环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绝缘板轻松插入基板的第三中心孔内,方便完成绝缘板与基板定位。

13、优选的,所述铆钉件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极柱。

14、优选的,所述底板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板组件,包括压板(1)和绝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与所述绝缘板(2)之间设有防扭机构,所述防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1)上的沉槽(12)和固定在所述绝缘板(2)上的抗扭柱(25),所述抗扭柱(25)一端插入所述沉槽(12)内以阻止所述压板(1)与所述绝缘板(2)相对转动,所述沉槽(12)位于所述压板(1)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12)为位于所述压板(1)外轮廓处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为多边形板状体,其每个边角处设有一个所述沉槽(12),每个所述沉槽(12)在所述绝缘板(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抗扭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柱(25)为半弧形凸起柱,其截面形状与之对应连接的所述沉槽(12)开口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2)的外周上一体连接着环形挡圈(26),所述环形挡圈(26)开口形状与所述压板(1)外轮廓适配,以使所述压板(1)可放置入所述环形挡圈(2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绝缘板(2)底部连接的基板(3),所述绝缘板(2)面向所述基板(3)一侧平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定位柱(21),所述定位柱(21)与所述基板(3)上的定位槽(31)配合,定位所述绝缘板(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1)为两个,两个定位槽(31)位于所述基板(3)的第三中心孔(32)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2)底部的第二中心孔(24)的圆周上同轴固定着导向环(22),所述导向环(22)外圈端部具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铆钉件(4),所述铆钉件(4)包括底板(4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1)上的极柱(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为圆形或多边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板组件,包括压板(1)和绝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与所述绝缘板(2)之间设有防扭机构,所述防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1)上的沉槽(12)和固定在所述绝缘板(2)上的抗扭柱(25),所述抗扭柱(25)一端插入所述沉槽(12)内以阻止所述压板(1)与所述绝缘板(2)相对转动,所述沉槽(12)位于所述压板(1)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12)为位于所述压板(1)外轮廓处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为多边形板状体,其每个边角处设有一个所述沉槽(12),每个所述沉槽(12)在所述绝缘板(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抗扭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柱(25)为半弧形凸起柱,其截面形状与之对应连接的所述沉槽(12)开口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2)的外周上一体连接着环形挡圈(26),所述环形挡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鞠林润达传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