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石油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 是多种烃类和少量其它有机物的混合物,为此对于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因此可通过立体实验装置模拟不同污染度的土壤进行使用,然后根据相关指标对不同污染度的土壤进行修复,使之通过反复测试能体现出稳定的修复效果,为后续对自然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的土壤迅速修复做铺垫;
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检索发现:
3、申请号为:“cn201820494932.x”的“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利用立体实验装置,可以定量修复药剂对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尤其是纵向分层污染土壤的立体修复效果;可模拟修复施工的震动搅拌,代替了传统人工搅拌,减少了人为影响;根据总石油烃污染土壤特性,综合设置修复反应气液收集槽,针对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都可进行收集定量分析;
4、但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当前实验装置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分隔架(2)、装土箱(3)、数据控制屏(4)、修复辅助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与分隔架(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装土箱(3)嵌入于分隔架(2)内部,所述数据控制屏(4)定位于分隔架(2)的侧边部位,所述修复辅助器(5)安装于分隔架(2)的上端并与装土箱(3)处于同一中心垂直线上,所述装土箱(3)在分隔架(2)内共设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架(2)设有一号板体(21)、二号板体(22)、三号板体(23)、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分隔架(2)、装土箱(3)、数据控制屏(4)、修复辅助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与分隔架(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装土箱(3)嵌入于分隔架(2)内部,所述数据控制屏(4)定位于分隔架(2)的侧边部位,所述修复辅助器(5)安装于分隔架(2)的上端并与装土箱(3)处于同一中心垂直线上,所述装土箱(3)在分隔架(2)内共设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架(2)设有一号板体(21)、二号板体(22)、三号板体(23)、凸块(24)、平行板(25)、通电块(26)、通槽(27),所述一号板体(21)、二号板体(22)、三号板体(23)内侧均与凸块(24)进行焊接衔接同时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平行板(25)以平行方位落入于一号、二号、三号板体(21、22、23)的顶部,所述通电块(26)嵌入于平行板(25)的表层边缘,所述通槽(27)贯穿于平行板(25)的中心部位,所述一号、二号、三号板体(21、22、23)根据之间的间距以及凸块(24)完成与两组装土箱(3)的连接并且互不相通,所述通电块(26)与数据控制屏(4)进行电连接,所述通槽(27)与修复辅助器(5)处于同一圆心点并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体(21)下端新增设有实心块(211)、承载板一(212)、承载板二(213)、填充块(214),所述实心块(211)两侧中上部位与承载板一(212)进行焊接衔接,所述承载板二(213)焊接于实心块(211)的两侧中下方位并与承载板一(212)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填充块(214)嵌入于承载板一(212)、承载板二(213)的间距当中并且上下端与承载板一(212)、承载板二(213)进行焊接衔接,所述实心块(211)携带承载板一(212)、承载板二(213)还与二号、三号板体(22、23)的下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立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辅助器(5)设有电连接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卢晓光,王一大,葛姗姗,翟亚男,刘银洁,张玉玲,闫晶,刘肖肖,邓博昭,刘征,于梦,刘林丽,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正元天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