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其先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0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先端座,属于目视或照相检查人体的腔或管的仪器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内窥镜包括先端座、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钳道管。先端座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用于连接钳道管,第二空腔用于安装成像组件,第三空腔用于安装照明组件;先端座包括隔离面板,隔离面板将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隔离一定的间距,第三空腔分为空腔A和空腔B,空腔A和空腔B对称分布于第二空腔两侧;空腔A内的任意点与空腔B内任意点之间的任意连线均穿过第二空腔。本申请的主要用途是使安装于先端座内的照明组件为成像组件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成像组件所采集的图像信息更加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用目视或照相检查人体的腔或管的仪器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先端座、蛇骨管。


技术介绍

1、内窥镜技术由于其诊疗准确性高,创伤小,不易感染,手术后恢复快,几乎没有疤痕等优点而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全球医疗器械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一般情况下,内窥镜由头端部、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以及连接部构成。其中,内窥镜的头端部集成有先端座、照明组件和成像组件等,在内窥镜头端部进入人体之后,照明组件通过照明为成像组件提供的成像条件,医生根据成像组件采集的成像信息,使用内窥镜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

2、照明组件能够否为成像组件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决定着成像组件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信息,然而,当前的内窥镜头端部的照明组件为成像组件提供的照明情况不理想,导致成型组件进行成像时容易出现白线或者光影交会不均匀的现象。内窥镜成像不理想,容易导致医生产生误判,严重时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

3、比如,在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19109370u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头端座及内窥镜,该技术方案中,可视单元包括成像组件和照明组件,照明组件紧邻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所述内窥镜包括先端座(100)、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钳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120)和所述第三空腔(130)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二空腔(120)与所述第三空腔(130)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面板(140)厚度的取值范围是:0.2-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座(100)包括:第一平面(101)、第二平面(102)、过渡面(103)和斜侧面(104),所述第二平面(102)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所述内窥镜包括先端座(100)、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钳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120)和所述第三空腔(130)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二空腔(120)与所述第三空腔(130)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面板(140)厚度的取值范围是:0.2-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座(100)包括:第一平面(101)、第二平面(102)、过渡面(103)和斜侧面(104),所述第二平面(102)与所述第一平面(101)和所述过渡面(103)连接,所述第一平面(101)与所述过渡面(103)连接,所述过渡面(103)与所述斜侧面(104)连接,所述第二平面(102)与所述过渡面(103)连接处为平滑倒角结构,所述第一平面(101)、过渡面(103)和斜侧面(104)的连接处均为平滑倒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110)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平面(101),所述第二空腔(120)和所述第三空腔(130)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平面(102),所述第一平面(101)与所述第二平面(102)形成夹角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先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座(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150)、第二本体(160)和第三本体(170),所述第一本体(15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本体(160),所述第二本体(160)的径向尺寸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峰刘欣罗文韬徐嘉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熙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