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990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杆、压边圈、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两组共四个电刷、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其中:压边圈、待连接板件和凹模依次由上而下设置,驱动杆套接于压边圈内,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沿径向水平分布于压边圈内,半空心铆钉竖直置于压边圈内并与弹簧珠子定位机构相接触,驱动杆、压边圈、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同轴设置,两个上电刷分别设置于压边圈的底部,两个下电刷相对设置于凹模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合金板件铆接时接头底部易产生径向裂纹甚至发生脆裂的问题并降低铆接先进高强钢时的塑性变形抗力,提升了接头的综合连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制造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的环保性能及燃油经济性越发成为各大汽车厂商激烈 竞争的主要方面,上述竞争直接推动了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发展。镁、铝等轻质合金材料因其 密度小,比强度高而逐步应用于车身结构的制造;同时,先进高强钢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其 仍将在未来车身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电阻点焊是传统钢制汽车车身装配中最为主要的连 接方式,然而对于铝、镁等轻质合金的连接,由于其具有导热性好、导电率高、易与铜发生合 金化反应等特点,使得采用电阻点焊连接轻质合金结构件时遇到能耗大、电极磨损严重、点 焊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而在连接轻质合金与先进高强钢时,则因两者熔点和热膨胀系数差 异巨大以及熔焊时易形成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难以形成有效接头。针对采用电阻点焊工艺连接上述轻量化材料时存在的问题,国外提出了一种称为 半空心铆钉自冲铆接(Self-piercing riveting,简称SPR)的连接技术。由于该技术是 一种利用材料的塑性大变形而在铆钉与待连接工件之间形成牢固互锁的机械冷成形工艺, 因此切实有效地避免了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杆、压边圈、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两组共四个电刷、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其特征在于:压边圈、待连接板件和凹模依次由上而下设置,驱动杆套接于压边圈内,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沿径向水平分布于压边圈内,半空心铆钉竖直置于压边圈内并与弹簧珠子定位机构相接触,驱动杆、压边圈、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同轴设置,两个上电刷分别设置于压边圈的底部,两个下电刷相对设置于凹模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杆、压边圈、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两组共四个电刷、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其特征在于压边圈、待连接板件和凹模依次由上而下设置,驱动杆套接于压边圈内,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沿径向水平分布于压边圈内,半空心铆钉竖直置于压边圈内并与弹簧珠子定位机构相接触,驱动杆、压边圈、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同轴设置,两个上电刷分别设置于压边圈的底部,两个下电刷相对设置于凹模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边圈的底部相 对设有两个径向的第一半开口凹槽,该第一半开口凹槽的长度小于压边圈的半径,第一半 开口凹槽的顶部宽度大于等于底部宽度;所述的凹模的顶部相对设有两个径向的第二半开 口槽,该第二半开口凹槽的长度小于凹模的半径,第二半开口凹槽的底部宽度大于等于顶 部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珠子定位机 构与压边圈为螺纹连接,该定位机构包括内六角沉孔、弹簧和定位珠子,其中弹簧的两 端分别与内六角沉孔和定位珠子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珠子为一端 呈半球状的弹头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模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钦李永兵楼铭来新民陈关龙王培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通用汽车全球技术经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