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88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4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梁板柱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四周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本技术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快速拼接构建不同高度的墙体框架,使用起来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结构强度高,连接稳定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梁板柱墙,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


技术介绍

1、梁、板是框架结构基本的横向受力构件,由板承受重量并传给梁,梁再经两端传给柱子,柱是框架结构重要的竖向受力构件,承受梁传来的重量,再传给基础,本质作用都是负责承受各种重量。

2、地下室主要为框架式结构,需要通过拼接的结构进行装配,但目前构造梁板柱墙拼接起来可能较为麻烦,容易影响施工效率,可以进一步优化混凝土梁板柱墙的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快速拼接构建不同高度的墙体框架,使用起来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结构强度高,连接稳定性较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四周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腔;

4、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空腔能够与第一限位柱相互配合,所述第二空腔能够与第一连接柱相互配合;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柱可以与底板相互卡接配合,第一支撑柱可以与第二支撑柱相互卡接配合,同时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板,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快速拼接出墙体框架,使用起来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可以与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相互配合;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板通过螺钉与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与底板通过第二限位柱、第二连接柱与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快速拼接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可以相互配合卡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墙体高度选择性的拼接第二支撑柱的数量,便于构建不同高度的墙体。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卡槽通过连接槽可以套接在第一卡块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块可以与连接腔相互配合卡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强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的紧密性。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由铝合金制作而成;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耐腐蚀、强度高、配合钢筋柱、加强柱可以有效的加强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结构强度。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腔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套;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由硅胶制作而成,可以增加摩擦力,进而有效的增强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连接关系。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层层复合叠加,可以有效增强连接板的强度。

18、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为矿棉板,所述消音层为聚酯纤维吸音板;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矿棉板耐高温、重量轻、聚酯纤维吸音板吸音、阻燃、防水防潮,可以提高连接板的耐用性。

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该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在使用时,设置了连接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底板,第二支撑柱可以与底板相互卡接配合,第一支撑柱可以与第二支撑柱相互卡接配合,同时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板,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快速拼接出墙体框架,使用起来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2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该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在使用时,设置了连接柱、限位柱、加强筋、加强层、加强柱,多个结构复合,可以有效的增强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板的结构强度,设置了多个连接槽、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连接腔、防滑套,可以加强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板以及底板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稳定性较强。

23、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该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性的拼接第二支撑柱以及连接板的连接数量,便于构建不同高度的墙体,使用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包括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的外侧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板(3),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的外侧四周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6),所述连接槽(9)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2),所述第二连接柱(21)和第二限位柱(22)分别可以与第二空腔(5)和第一空腔(4)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可以相互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所述卡槽(16)通过连接槽(9)可以套接在第一卡块(6)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块(12)可以与连接腔(7)相互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钢筋柱(23),所述钢筋柱(23)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柱(15),所述加强柱(15)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3)由铝合金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套(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包括防火层(17),所述防火层(1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消音层(20),所述消音层(2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层(19),所述加强层(1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17)为矿棉板,所述消音层(20)为聚酯纤维吸音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包括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的外侧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板(3),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的外侧四周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6),所述连接槽(9)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2),所述第二连接柱(21)和第二限位柱(22)分别可以与第二空腔(5)和第一空腔(4)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8)可以相互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混凝土梁板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旋陈浩聂力靳秋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绯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