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73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3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构和支架,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箱体侧壁设有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位于箱体内部,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包括骨架和第一滤网;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输料螺旋和电机,输料螺旋倾斜设置,输料螺旋的下端位于箱体的底部,输料螺旋的顶端高于箱体的顶壁,输料螺旋的底端设有底部滤器,输料螺旋的顶端底壁设有出料口,输料螺旋顶部连接电机。本技术的炭水分离装置污水可以通过上部滤器、下部滤器和底部滤器排出,且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将污水与颗粒炭分离,使炭水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炭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大部分污水厂均设有活性炭吸附工段,该工段主要目的是通过炭罐内的颗粒炭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污水中cod的浓度。经过长时间吸附后,颗粒炭将逐渐饱和无法使用,则需要将炭罐内的颗粒炭排出,并将颗粒炭与水进行分离,然后送入下一步工段活化再生或者送往危废处置中心处理。

2、目前大多采用螺旋式的炭水分离装置,炭水混合物从顶部投入箱体,污水从上部的溢流口排出,密度较大的颗粒炭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沉降在倾斜的u型槽底,u型槽中的螺旋带动槽底的颗粒炭沿着倾斜的螺旋轴线方向向上移动,颗粒炭离开液面后,继续上移一段距离,颗粒炭中的水逐渐流回箱体中,脱离水的颗粒炭运行到出料口排出。但是现有的炭水分离装置,溢流口位置较高,因此箱体内液面高,并且污水溢流效率较低,炭水混合物的投放速度不易太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炭水混合物的投放和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的炭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一种炭水分离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构,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所述上出水口位于所述下出水口的上方,所述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分别连接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上部滤器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滤器的长度,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包括骨架和第一滤网,所述骨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骨架壁包覆设有所述第一滤网;

4、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转动设有输料螺旋,所述壳体的低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低端的底壁上设有底部滤器,所述底部滤器内设有第二滤网,所述底部滤器的底部设有底部出水口,所述壳体的高端的端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输料螺旋连接,所述壳体的高端的底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高于所述箱体顶端。

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环形圈,多个所述环形圈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相邻的所述环形圈之间有空隙,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有空隙,位于端部的一所述环形圈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位于另一端部的所述环形圈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杆的外壁包覆设有圆筒形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6、所述箱体外壁设有两短接法兰,两所述短接法兰分别连接所述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所述短接法兰设有短管,所述短管伸入箱体内,所述短管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包括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所述上部箱体包括前部箱体和后部箱体,所述后部箱体包括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连接所述上部滤器,所述第一背板的侧面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一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竖直设置,所述前部箱体包括两竖直设置的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侧板对应连接,两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端连接第三侧板的两侧边,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8、所述下部箱体包括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连接所述下部滤器,所述第二背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背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的底端向所述箱体内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背板的两侧端分别连接第四侧板,两所述第四侧板倾斜设置,所述第四侧板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端连接,两所述第四侧板的底端对应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边缘。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壳体内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开口向上且与所述输料螺旋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输料螺旋置于所述u形槽内部,所述u形槽的长度与所述输料螺旋的长度相对应,所述壳体的高于所述第三侧板底端的部分设有挡盖,所述挡盖与所述u形槽的两侧壁连接。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箱体外部,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顶壁固定连接。

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炭水分离装置,炭水混合物从进料口进入箱体后,颗粒炭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箱体的底部,污水从底部滤器的底部出水口排出,颗粒炭通过输料螺旋的提升从出料口排出;随着炭水分离的继续进行,底部滤器的过滤性能降低,箱体内水位升高,污水从下部滤器和上部滤器排出,由于下部滤器和上部滤器位于箱体的中上部,因此当水位位于不同高度时均可以进行炭水分离,箱体内水位慢慢升高,而且同时设置底部滤器、下部滤器和上部滤器,使得污水排出效率高,可以加快炭水混合物的投放速度,有利于提高炭水分离的效率。

13、由于颗粒炭密度大,沉降较快,因此颗粒炭无法大量附着在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的第一滤网表面,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过水能力稳定不变且滤水速度快。本技术的炭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污水可以通过上部滤器、下部滤器和底部滤器排出,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将污水与颗粒炭分离,使炭水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水分离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所述上出水口位于所述下出水口的上方,所述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分别连接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上部滤器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滤器的长度,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包括骨架和第一滤网,所述骨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骨架壁包覆设有所述第一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环形圈,多个所述环形圈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相邻的所述环形圈之间有空隙,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有空隙,位于端部的一所述环形圈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位于另一端部的所述环形圈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杆的外壁包覆设有圆筒形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所述上部箱体包括前部箱体和后部箱体,所述后部箱体包括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连接所述上部滤器,所述第一背板的侧面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一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竖直设置,所述前部箱体包括两竖直设置的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侧板对应连接,两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端连接第三侧板的两侧边,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开口向上且与所述输料螺旋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输料螺旋置于所述U形槽内部,所述U形槽的长度与所述输料螺旋的长度相对应,所述壳体的高于所述第三侧板底端的部分设有挡盖,所述挡盖与所述U形槽的两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箱体外部,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顶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水分离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所述上出水口位于所述下出水口的上方,所述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分别连接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上部滤器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滤器的长度,所述上部滤器和下部滤器均包括骨架和第一滤网,所述骨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骨架壁包覆设有所述第一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环形圈,多个所述环形圈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相邻的所述环形圈之间有空隙,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有空隙,位于端部的一所述环形圈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位于另一端部的所述环形圈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杆的外壁包覆设有圆筒形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宾孙浩杨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华源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