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50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钳、抓线器和专用引线,缝合钳上设有穿刺部、限线部、与穿刺部相通的穿线通道、与限线部相通的抓线通道,穿刺部可与限线部相配合并穿透肩袖且在穿透肩袖后可进入限线部内,专用引线可依次通过穿线通道、穿刺部进入限线部内,当穿刺部退出限线部并使专用引线的一端端部留在限线部内时,抓线器可通过抓线通道进入限线部内并抓取专用引线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一个切口实现缝合,并能精准盲抓、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且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肩关节疼痛患者越来越常见,临床上最常见的肩关节疼痛原因有二个:1.肩关节周围粘连,俗称冻结肩、肩周炎,2.肩袖撕裂,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或肩袖撕裂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很多,其中最常用是“肩袖修复术”,通过切开手术或者关节镜下手术将撕裂的肩袖组织重新连接起来,目前主流手术方法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镜下用来缝合的工具主要有两种:缝合勾和缝合枪,缝合勾较为简易,但是术中经常因为视野盲区找不到引线,找到引线以后还要通过另一个切口并采用相应工具抓出引线;而缝合枪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因枪芯价格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容易折断、一旦断裂将难以寻找并取出,为此,如何设计出一个能够通过一个切口实现缝合,并能精准盲抓、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且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肩袖缝合装置便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个切口实现缝合,并能精准盲抓、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且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肩袖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钳、抓线器和专用引线,缝合钳上设有穿刺部、限线部、与穿刺部相通的穿线通道、与限线部相通的抓线通道,穿刺部可与限线部相配合并穿透肩袖且在穿透肩袖后可进入限线部内,专用引线可依次通过穿线通道、穿刺部进入限线部内,当穿刺部退出限线部并使专用引线的一端端部留在限线部内时,抓线器可通过抓线通道进入限线部内并抓取专用引线的一端。

3、进一步的,缝合钳包括左钳臂和右钳臂,左钳臂的中部与右钳臂的中部相铰接,左钳臂一端设有穿刺部且另一端设有左握持孔,穿线通道设于左钳臂内且其左入口设于左钳臂上靠近左握持孔的一侧,右钳臂的一端设有限线部且另一端设有右握持孔,抓线通道设于右钳臂内且其右入口设于右钳臂上靠近右握持孔的一侧。

4、进一步的,穿刺部包括固定设于左钳臂一端端部的左吻合块,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穿刺针,穿刺部内设有与穿线通道相通的穿刺腔,穿刺针的针尖处设有与穿刺腔相通的出线孔,限线部包括固定设于右钳臂一端端部的右吻合块,右吻合块内设有与抓线通道相通并贯穿其两端的限线孔,左吻合块与右吻合块相平行设置并与缝合钳的开合方向相垂直。

5、进一步的,穿刺针设于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中心处且穿刺针的针尖与限线孔的中心相对应。

6、进一步的,左吻合块与右吻合块相适配并均呈扁平卵圆状,穿刺针呈三棱形尖状,限线孔呈卵圆孔状,穿刺针的长度大于限线孔的深度,限线孔的最小内径大于穿刺针的最大外径。

7、进一步的,左钳臂上于靠近左握持孔处设有左棘爪,右钳臂上于靠近右握持孔处设有右棘爪,左棘爪和右棘爪上均设有多个可相互卡合的卡齿。

8、进一步的,抓线器包括固定筒、滑动套、牵引丝、柔性管、铰接联动部和夹爪,柔性管的外径小于抓线通道的内径,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握持孔,固定筒的另一端与柔性管的一端相连接且连通,柔性管的另一端设有铰接联动部,滑动套可滑动的套设于固定筒上,固定筒上于滑动套的前后两侧还均固定设有用于对滑动套的前后滑动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环,牵引丝穿设于柔性管内,牵引丝的一端穿过固定筒外周面上的条形滑口并与滑动套固定连接,牵引丝的另一端与铰接联动部的一端相连接,铰接联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爪,当滑动滑动套时,可依次通过牵引丝及铰接联动部的联动带动两个夹爪进行开合。

9、进一步的,铰接联动部包括固定套、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第二铰接杆,固定套固定连接于柔性管的另一端端部,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均穿设于固定套内,夹爪设于固定套外,固定套的外表面上设有相对称且可使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穿出的两个槽口,两个第一铰接杆交叉设置并铰接于铰接轴上,铰接轴固定设于固定套上,两个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夹爪,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的一端相铰接,两个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与牵引丝的另一端端部相铰接。

10、进一步的,牵引丝为钢丝,夹爪的内侧边沿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固定设有多个夹线齿,夹爪外表面上还固定包覆有柔性层。

11、肩袖缝合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的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进行工作,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将缝合钳合拢,以方便缝合钳的前端经切口进入肩关节内,寻找到肩袖撕裂口后,再将缝合钳张开,而后再使缝合钳的前端沿肩袖撕裂口继续伸入至合适位置;

13、步骤二、再次将缝合钳慢慢合拢,此时穿刺针在右吻合块的配合下将穿透肩袖并进入右吻合块的限线孔内,此时,通过缝合钳上的左棘爪与右棘爪相互卡合,从而对缝合钳起到临时固定作用;

14、步骤三、将专用引线通过缝合钳上的穿线通道的左入口送入,直至专用引线的一端端部从穿刺针的出线孔穿出,且穿出至合适长度;

15、步骤四、将左棘爪与右棘爪适当松开,再使得缝合钳稍微张开,以使得穿刺针的针尖刚好不会进入右吻合块的限线孔内,且此时专用引线的一端还处于限线孔内,而后,再次通过缝合钳上的左棘爪与右棘爪相互卡合,以重新对缝合钳起到临时固定作用;

16、步骤五、将两个夹爪处于闭合状态的抓线器从缝合钳的抓线通道的右入口穿入直至两个夹爪进入到右吻合块的限线孔内,而后操纵并张开两个夹爪,再使两个夹爪继续向前移动直至顶到右吻合块的限线孔内表面上,而后操纵并闭合两个夹爪,从而对限线孔内的专用引线一端进行精准盲抓,在抓住专用引线一端后,使得抓线器退出抓线通道,由此,专用引线的一端将被拉动并进入抓线通道内且从抓线通道的右入口穿出;

17、步骤六、松开左棘爪与右棘爪,并使缝合钳慢慢张开以使得穿刺针脱离肩袖后再慢慢退出肩袖撕裂口,而后再将缝合钳合拢,并慢慢从切口退出肩关节,从而留下穿过撕裂肩袖的专用引线,此时,专用引线的两端均位于切口外;

18、步骤七、将专用引线的一端与专用缝合线的一端打结,然后牵拉专用引线的另一端,直到专用缝合线穿过要撕裂肩袖,而后,解开并取下专用引线,只留下专用缝合线,再把专用缝合线的两端进行打结;

19、步骤八、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进行下一个缝合,直至肩袖的撕裂处缝合完成。

20、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肩袖缝合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术中,当合拢缝合钳后,可使穿刺部与限线部相互靠近,并方便缝合钳前端的穿刺部及限线部通过切口进入肩关节内,寻找到肩袖撕裂口后再张开缝合钳,并使得穿刺部与限线部相互远离,而后再沿着撕裂口继续伸入至合适位置,此时便可再次慢慢合拢缝合嵌,在限线部的配合下,穿刺部可顺利穿透撕裂肩袖并进入限线部内,通过穿线通道的设置,由此方便专用引线从穿线通道穿入并使专用引线的一端可通过穿刺部顺利进入限线部内,通过抓线通道的设置,由此方便抓线器从抓线通道穿入并顺利进入限线部内,以方便对限线部内的专用引线一端进行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钳、抓线器和专用引线,所述缝合钳上设有穿刺部、限线部、与所述穿刺部相通的穿线通道、与所述限线部相通的抓线通道,所述穿刺部可与所述限线部相配合并穿透肩袖且在穿透肩袖后可进入所述限线部内,所述专用引线可依次通过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穿刺部进入所述限线部内,当所述穿刺部退出所述限线部并使所述专用引线的一端端部留在所述限线部内时,所述抓线器可通过所述抓线通道进入所述限线部内并抓取所述专用引线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钳包括左钳臂和右钳臂,所述左钳臂的中部与所述右钳臂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左钳臂一端设有所述穿刺部且另一端设有左握持孔,所述穿线通道设于所述左钳臂内且其左入口设于所述左钳臂上靠近所述左握持孔的一侧,所述右钳臂的一端设有所述限线部且另一端设有右握持孔,所述抓线通道设于所述右钳臂内且其右入口设于所述右钳臂上靠近所述右握持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左钳臂一端端部的左吻合块,所述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部内设有与所述穿线通道相通的穿刺腔,所述穿刺针的针尖处设有与所述穿刺腔相通的出线孔,所述限线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右钳臂一端端部的右吻合块,所述右吻合块内设有与所述抓线通道相通并贯穿其两端的限线孔,所述左吻合块与所述右吻合块相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缝合钳的开合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设于所述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中心处且所述穿刺针的针尖与所述限线孔的中心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吻合块与所述右吻合块相适配并均呈扁平卵圆状,所述穿刺针呈三棱形尖状,所述限线孔呈卵圆孔状,所述穿刺针的长度大于所述限线孔的深度,所述限线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穿刺针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臂上于靠近所述左握持孔处设有左棘爪,所述右钳臂上于靠近所述右握持孔处设有右棘爪,所述左棘爪和所述右棘爪上均设有多个可相互卡合的卡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线器包括固定筒、滑动套、牵引丝、柔性管、铰接联动部和夹爪,所述柔性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抓线通道的内径,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握持孔,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管的一端相连接且连通,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铰接联动部,所述滑动套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上,所述固定筒上于所述滑动套的前后两侧还均固定设有用于对所述滑动套的前后滑动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环,所述牵引丝穿设于所述柔性管内,所述牵引丝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筒外周面上的条形滑口并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联动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铰接联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爪,当滑动所述滑动套时,可依次通过所述牵引丝及所述铰接联动部的联动带动两个所述夹爪进行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联动部包括固定套、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第二铰接杆,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第一铰接杆及所述第二铰接杆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固定套外,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上设有相对称且可使所述第一铰接杆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穿出的两个槽口,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交叉设置并铰接于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固定设于所述固定套上,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所述夹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相铰接,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端部相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丝为钢丝,所述夹爪的内侧边沿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固定设有多个夹线齿,所述夹爪外表面上还固定包覆有柔性层。

10.肩袖缝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进行工作,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钳、抓线器和专用引线,所述缝合钳上设有穿刺部、限线部、与所述穿刺部相通的穿线通道、与所述限线部相通的抓线通道,所述穿刺部可与所述限线部相配合并穿透肩袖且在穿透肩袖后可进入所述限线部内,所述专用引线可依次通过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穿刺部进入所述限线部内,当所述穿刺部退出所述限线部并使所述专用引线的一端端部留在所述限线部内时,所述抓线器可通过所述抓线通道进入所述限线部内并抓取所述专用引线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钳包括左钳臂和右钳臂,所述左钳臂的中部与所述右钳臂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左钳臂一端设有所述穿刺部且另一端设有左握持孔,所述穿线通道设于所述左钳臂内且其左入口设于所述左钳臂上靠近所述左握持孔的一侧,所述右钳臂的一端设有所述限线部且另一端设有右握持孔,所述抓线通道设于所述右钳臂内且其右入口设于所述右钳臂上靠近所述右握持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左钳臂一端端部的左吻合块,所述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部内设有与所述穿线通道相通的穿刺腔,所述穿刺针的针尖处设有与所述穿刺腔相通的出线孔,所述限线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右钳臂一端端部的右吻合块,所述右吻合块内设有与所述抓线通道相通并贯穿其两端的限线孔,所述左吻合块与所述右吻合块相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缝合钳的开合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设于所述左吻合块的一侧表面中心处且所述穿刺针的针尖与所述限线孔的中心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吻合块与所述右吻合块相适配并均呈扁平卵圆状,所述穿刺针呈三棱形尖状,所述限线孔呈卵圆孔状,所述穿刺针的长度大于所述限线孔的深度,所述限线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穿刺针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袖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满王华秀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