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48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及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防护罩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机构包括:环状气囊和吸盘;环状气囊固定安装在防护罩上,多个吸盘间隔安装在环状气囊的内圈上。将两个环状气囊套在创面所在的肢体上,然后给环状气囊充气,使得环状气囊膨胀,带动环状气囊内圈上的多个吸盘朝向肢体移动,推动吸盘吸附在肢体的皮肤上,同时,环状气囊膨胀对气体进行挤压,以此来将防护罩罩设在创面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创面的位置进行保护,且通过吸盘吸附加上环状气囊挤压的方式,来对防护罩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环状气囊的气压,避免气压过大而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防护,具体涉及一种肢体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创面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也称为伤口或者创伤。

2、创面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感染影响创面修复,而如果是肢体受伤,在上药包扎后,肢体时常与其他物品接触而受到压迫,受压迫的创面容易出现皮肤局部坏死,化脓的现象,影响创面愈合;为此亟需对肢体上的创面进行保护,例如,公开号为cn21343100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受伤创面护理隔离装置,包括:保护罩和固定套,所述保护罩包括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所述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为半圆筒形状,并且在两端位置的内侧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气囊,所述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能够通过卡扣扣合组成圆筒形状的保护罩,所述固定套采用弹性硅胶材质,套装在保护罩两端,所述保护罩中间位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有单向阀,同时进气口位置安装进气扇,而保护罩外侧设有控制进气扇电路通断的开关。本技术能够固定在患者四肢上,对创面进行隔离保护,并且能够将创面悬空,不会对创面造成压迫,同时还可以对创面吹暖风,加速创面愈合。

3、然而,这种通过气囊对保护罩进行固定的方式,当气囊对肢体的挤压力较大时,气囊会压迫肢体的血管,而影响肢体血液循;当气囊对肢体的挤压力较小时,气囊夹持固定的力较小,会导致保护罩会在肢体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滑动,而影响保护创面的效果,若保护罩移动幅度过大,还会二次伤害创面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气囊对肢体的挤压力较小时,气囊夹持固定的力较小,会导致保护罩会在肢体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滑动,而影响保护创面的效果,若保护罩移动幅度过大,还会二次伤害创面位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包括:

3、防护罩;及

4、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罩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环状气囊和吸盘;所述环状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上,多个所述吸盘间隔安装在环状气囊的内圈上。

5、本专利技术中,将两个环状气囊套在创面所在的肢体上,然后给环状气囊充气,使得环状气囊膨胀,带动环状气囊内圈上的多个吸盘朝向肢体移动,推动吸盘吸附在肢体的皮肤上,同时,环状气囊膨胀对气体进行挤压,以此来将防护罩罩设在创面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创面的位置进行保护,且通过吸盘吸附加上环状气囊挤压的方式,来对防护罩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环状气囊的气压,避免气压过大而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6、优选的,还包括负吸机构,所述负吸机构与吸盘一一对应,且所述吸盘通过负吸机构安装在环状气囊上,以提高吸盘的吸力。通过负吸机构提高吸盘的吸力,从而能够提高对防护罩的固定效果。

7、优选的,所述环状气囊包括分隔面,所述分隔面安装在所述环状气囊内部,以将环状气囊的内部分隔为环状外腔和环状内腔;所述负吸机构包括:连接管、滑套、活塞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吸盘,且与吸盘的吸附侧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环状气囊并延伸至环状内腔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分隔面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连接管上,所述滑套与环状气囊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管贯穿环状气囊处;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连接管内;所述滑套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对向滑动。

8、朝向环状气囊内通气,使得环状外腔和环状外腔内进入气体,气体带动环状外腔膨胀,使得分隔面朝向肢体移动,分隔面通过连接管带动吸盘朝向肢体移动,以此来将吸盘的吸附面与患者的皮肤抵接;气体带动环状内腔膨胀,以此来带动环状气囊内腔的气囊面朝向肢体移动,以此来带动滑套在连接管上朝向吸盘移动,以此来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在连接管内远离吸盘滑动,使得连接管内活塞靠近吸盘的一侧产生负压,从而能够提高吸盘的吸力,让吸盘在皮肤上吸附得更加紧固。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和拉绳;所述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套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固定安装在活塞上。当滑套朝向吸盘滑动时,滑套拉动拉绳移动,通过滑轮改变拉绳拉动的方向,以此来通过拉绳拉动活塞朝向远离吸盘的方向滑动,使得连接管内活塞靠近吸盘的一侧产生负压。

10、优选的,所述负吸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管内,且位于活塞靠近吸盘的一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当拉绳拉动活塞移动后,使得弹簧拉长蓄力,通过弹簧可带动活塞复位,以便下次的使用。

11、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防护罩的长度,从而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肢体。

12、优选的,还包括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连通管、挡板和弹片;所述连通管安装在分隔面上,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环状外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环形内腔连通;所述挡板设置在连通管内且与连通管配合;所述挡板的一端与连通管铰接;所述挡板转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片,且所述弹片固定安装在连通管上,且与挡板抵接。

13、朝向环状外腔内通入气体,在弹片的作用下,挡板将连通管封闭,气体首先充满环状外腔,此时分隔面通过连接管带动吸盘移动,将吸盘吸附在肢体皮肤上;当环状外腔充满气体后,环状外腔内的气压增大,推动挡板转动,使得连通管将环状外腔与环状内腔连通,环状外腔内的气体进入环状内腔中,将环状内腔充满,如此即可带动滑套滑动,滑套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滑动,使得连接管内产生负压,提高吸盘对肢体皮肤的吸附能力。

14、优选的,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可朝向环状外腔内通入气体。通过充气机构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环状外腔内进行充气。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专利技术中,将两个环状气囊套在创面所在的肢体上,然后给环状气囊充气,使得环状气囊膨胀,带动环状气囊内圈上的多个吸盘朝向肢体移动,推动吸盘吸附在肢体的皮肤上,同时,环状气囊膨胀对气体进行挤压,以此来将防护罩罩设在创面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创面的位置进行保护,且通过吸盘吸附加上环状气囊挤压的方式,来对防护罩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环状气囊的气压,避免气压过大而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17、2.本专利技术中,朝向环状气囊内通气,使得环状外腔和环状外腔内进入气体,气体带动环状外腔膨胀,使得分隔面朝向肢体移动,分隔面通过连接管带动吸盘朝向肢体移动,以此来将吸盘的吸附面与患者的皮肤抵接;气体带动环状内腔膨胀,以此来带动环状气囊内腔的气囊面朝向肢体移动,以此来带动滑套在连接管上朝向吸盘移动,以此来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在连接管内远离吸盘滑动,使得连接管内活塞靠近吸盘的一侧产生负压,从而能够提高吸盘的吸力,让吸盘在皮肤上吸附得更加紧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吸机构,所述负吸机构与吸盘一一对应,且所述吸盘通过负吸机构安装在环状气囊上,以提高吸盘的吸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气囊包括分隔面,所述分隔面安装在所述环状气囊内部,以将环状气囊的内部分隔为环状外腔和环状内腔;所述负吸机构包括:连接管、滑套、活塞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吸盘,且与吸盘的吸附侧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环状气囊并延伸至环状内腔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分隔面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连接管上,所述滑套与环状气囊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管贯穿环状气囊处;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连接管内;所述滑套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和拉绳;所述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套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固定安装在活塞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吸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管内,且位于活塞靠近吸盘的一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长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连通管、挡板和弹片;所述连通管安装在分隔面上,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环状外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环形内腔连通;所述挡板设置在连通管内且与连通管配合;所述挡板的一端与连通管铰接;所述挡板转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片,且所述弹片固定安装在连通管上,且与挡板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可朝向环状外腔内通入气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吸机构,所述负吸机构与吸盘一一对应,且所述吸盘通过负吸机构安装在环状气囊上,以提高吸盘的吸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气囊包括分隔面,所述分隔面安装在所述环状气囊内部,以将环状气囊的内部分隔为环状外腔和环状内腔;所述负吸机构包括:连接管、滑套、活塞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吸盘,且与吸盘的吸附侧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环状气囊并延伸至环状内腔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分隔面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连接管上,所述滑套与环状气囊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管贯穿环状气囊处;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连接管内;所述滑套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塞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和拉绳;所述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管上,所述拉绳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丹凤张良代维杨傲刘星谢静茹周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