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40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属于补炉料生产技术领域,针对了不能对补炉料进行充分破碎处理,降低了补炉料的原料利用率,影响后续补炉料的加工质量的问题,包括破碎外壳,破碎外壳顶面贯通连接有碾压外壳,碾压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碾压辊,破碎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得转动杆,转动杆外侧壁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破碎杆;本技术通过转动杆、第二转动轴、破碎杆、绞龙、出料盒、出料孔、第三带轮、第二皮带、第二带轮、第二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一皮带,从而能够对初步破碎后的补炉料再次进行两次破碎处理,使得补炉料能够被充分破碎,提高了补炉料的原料利用率,避免对补炉料后续加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补炉料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1、补炉料采用高档材料,由特种粘结剂进行粘结,在中温下达到高强度,经1100℃以上几个小的烧结,可达到最高强度,由于采用特种粘结剂,在高温下直接使用修补,避免了停炉修炉烘炉停产而造成的较大损失,是快速修炉的优选产品,补炉是指对均热炉突发性局部破坏或易损坏、易侵蚀部位进行的停炉或不停炉修理作业,转炉炉龄是转炉炼钢中一项综合性重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炉龄能够稳定生产及提高转炉生产率,可以降低耐材消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现有的补炉料破碎装置结构简单,是设置了一次破碎结构,不能对补炉料进行充分破碎,使得补炉料原料经过破碎后存在一定的块状原料,造成原料的利用率下降,影响后续补炉料的加工质量。

3、因此,需要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对补炉料进行充分破碎处理,降低了补炉料的原料利用率,影响后续补炉料的加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包括破碎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外壳(8)顶面贯通连接有碾压外壳(2),所述碾压外壳(2)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碾压辊(12),所述破碎外壳(8)内部转动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得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外侧壁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破碎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外壳(8)外侧壁底部贯通连接有绞龙外壳(11),所述绞龙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18),所述绞龙外壳(11)一端固定有出料盒(21),所述出料盒(21)一侧面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出料孔(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包括破碎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外壳(8)顶面贯通连接有碾压外壳(2),所述碾压外壳(2)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碾压辊(12),所述破碎外壳(8)内部转动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得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外侧壁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破碎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外壳(8)外侧壁底部贯通连接有绞龙外壳(11),所述绞龙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18),所述绞龙外壳(11)一端固定有出料盒(21),所述出料盒(21)一侧面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出料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炉料生产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辊(12)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与碾压外壳(2)外侧壁转动连接,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4)外侧壁分别固定有齿轮(3),两个所述齿轮(3)啮合,所述碾压外壳(2)外侧壁与齿轮(3)相对一侧面固定有第一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6)顶面固定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霞曲泽辰任慧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旭鹏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